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困境解读

发布时间:2024-03-16 09:30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在继承资本主义民族平等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认为每个民族都参与了人类历史的创造,都对世界文化和人类历史产生了贡献,因而各民族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文化相对观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文化理论,其主要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相对价值,不能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与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由于文化相对观难以有效地付诸实践,往往面临许多的困境,但这并不影响其理论的合理性,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文化相对观。文化与民族的密不可分性,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具有了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因为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又有很大的区别,尽管如此,它们却共同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基本思想,都表达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理念。当今时代,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一方面我们能树立起文化相对观思想,认识到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科学创立
    第一节 平等与民族平等
        一、平等的源起
        二、民族平等的提出
        三、资本主义民族平等的特征及缺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民族平等观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科学性
第二章 文化相对观的理性审视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相对观
        一、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相对观的理论渊源及基本思想
    第二节 文化相对观的困境及其解围
        一、文化相对观的当代困境
        二、正确认识文化相对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关系探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的联系
        一、民族和文化的紧密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的区别
        一、理论体系的不同
        二、平等主体的不同
        三、表现特征的不同
        四、应用范畴的不同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与文化相对观的一致性
        一、“民族平等”思想的同一体现
        二、“尊重文化多样性”理念的共同表达
第四章 共促民族文化的多元和谐共生
    第一节 树立文化相对观,积极倡导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理念
        一、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切实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一、加快民族经济平等进程,夯实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各民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有利环境
        三、巩固和谐民族关系,搭建民族多元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
        四、培养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而不同”发展民族多元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929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29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