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5:1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指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日益丰富。与此相关联,人们的幸福水平也有提高但没有得到同步提升。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国情,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贫富差距、公共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向上趋善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受到强烈的冲击,动摇人们的幸福观。因此,如何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得人们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马克思幸福观作为人类社会科学的幸福观,历久弥坚。马克思幸福观对提升我国人民的幸福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原著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拟阐明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尝试为人们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一些方法和途径。本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对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阐述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基于马克思幸福观的视角分析我国人民幸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马克思幸福观的指导下,对实现我国人民幸福、提升人民幸福水平作尝试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设想。
【关键词】:马克思 幸福观 人民幸福 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4
-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6-8
- 1. 研究背景6-7
- 2. 选题意义7-8
- (二) 研究现状述评8-11
- 1. 关于幸福研究综述8-9
- 2. 关于马克思幸福观研究综述9-11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11-12
- 1. 研究方法11-12
- 2. 研究重点12
- 3. 研究难点12
- (四) 创新点与不足12-14
- 1. 创新点12-13
- 2. 不足之处13-14
- 一、马克思幸福观形成与发展历程14-23
- (一) 马克思幸福观产生的时代背景14-15
- (二) 马克思幸福观形成的理论渊源15-17
- 1.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15-16
- 2. 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16-17
- 3.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17
- (三)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7-23
- 1. 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18-19
- 2.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19-20
- 3. 马克思幸福观的确立20-21
- 4. 马克思幸福观的深化21-23
-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与特征23-31
- (一) 马克思幸福观的内涵23-27
- 1. 需要是追求幸福的内驱力23-24
- 2. 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24
- 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幸福的追求目标24-25
- 4. 奉献是实现幸福的必要途径25-26
- 5.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幸福观的最高境界26-27
- (二) 马克思幸福观的特征27-31
- 1. 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7-28
- 2. 幸福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28-29
- 3. 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29-30
- 4. 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30-31
- 三、马克思幸福观视角下我国人民幸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1-43
- (一) 我国人民幸福现状31-33
- 1. 人民整体幸福水平有所提升31-32
- 2. 人民幸福与经济增长不同步32-33
- 3. 民生问题凸显,影响人民幸福33
- (二) 影响我国人民幸福的因素分析33-43
- 1. 客观因素34-39
- 2. 主观因素39-43
- 四、实现我国人民幸福水平提升的多方面探索43-57
- (一) 客观方面43-52
- 1. 经济方面43-45
- 2. 政治方面45-46
- 3. 文化方面46-48
- 4. 社会方面48-51
- 5. 生态方面51-52
- (二) 主观方面52-57
- 1. 树立科学的幸福观52-53
- 2. 制定合理的生活目标53-54
- 3. 培养感知幸福的能力54
- 4.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54-55
- 5. 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55
- 6.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明理;论道德与个人幸福的内在统一性[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高园;;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民生幸福的要义与实现[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3 田红娟;;幸福民生的意蕴及践行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J];人民论坛;2013年3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海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鹏;论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3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