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2010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实现的。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以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此同时,面对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如美国出台《创新战略》,日本颁布《数字日本创新计划》,而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问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抢占竞争先机,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提出,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系统阐释这个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导论部分针对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以期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空白之处进行充实。论文第三章是本文重点、难点也是亮点。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我国发展实情和时代背景而提出的。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这一重要特征,本文从历史性和时代性出发,全面分析了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首先,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文献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进行追溯,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想和党的历代领导核心的创新思想,明晰了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变;其次,本文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世的时代背景,充分论证了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阐明了其重要意义;接着,根据十八大以来党的文件中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观点,总结概括出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从战略目标、战略先导、战略核心、战略保障和战略依托几方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系统阐释;最后,根据我国现实状况和相关文献,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从强化创新意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制度保障、集聚人才力量以及构建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力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位。
【关键词】:十八大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5;F124.3
【目录】:
- 中文摘要11-13
- ABSTRACT13-15
- 导论15-27
- 一、研究对象15-17
- (一) 创新15-16
- (二) 创新驱动16
- (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6-17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7-19
- (一) 选题背景17-18
- (二) 研究意义18-19
- 三、研究综述19-25
- (一) 国外研究综述19-21
- (二) 国内研究综述21-24
- (三)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评24-25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5-26
- (一) 研究方法25-26
- (二) 研究思路26
- 五、创新之处26-27
- 第一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基础27-43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思想27-30
- (一) 科学也是生产力27-28
- (二) 科学技术直接或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28-29
- (三) 生产需要推动科学技术的产生及发展29-30
- 二、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对创新理论的探索30-42
- (一) 毛泽东的科技创新思想30-33
- (二) 邓小平的科技创新思想33-36
- (三) 江泽民的创新思想36-39
- (四) 胡锦涛的自主创新思想39-42
- 本章小结42-43
- 第二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43-53
- 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43-48
- (一) 国际背景43-46
- (二) 国内背景46-48
- 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48-51
- (一) 转变发展方式、引领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48-49
- (二) 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引擎49-50
- (三) 增强科技实力、进军经济强国的强大支撑50-51
- 本章小结51-53
- 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要素53-64
- 一、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53-54
- 二、战略先导:观念创新54-57
- (一) 观念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利思想条件55
- (二) 观念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55-57
- 三、战略核心:科技创新57-59
- (一) 概念演变57-58
- (二) 科技创新体系58-59
- 四、战略保障:制度创新59-61
- (一) 制度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整体制度框架60
- (二) 制度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文化培植功能保障60
- (三) 制度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60-61
- (四) 制度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资源整合功能保障61
- 五、战略依托:商业模式创新61-63
- 本章小结63-64
- 第四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64-80
- 一、大力培育全民创新意识,营造尊崇创新良好社会氛围64-66
- (一) 实现中华传统创新文化现代性转化64-65
- (二) 将创新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65-66
- 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科技创新坚实制度基础66-70
- (一)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67-68
- (二)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68-69
- (三) 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69-70
- 三、深入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效度70-73
- (一)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71
- (二) 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71-72
- (三)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72
- (四)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72-73
- 四、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造就质优量大创新人才队伍73-75
- (一) 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73-74
- (二) 优化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政策体系74-75
- (三) 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使用管理机制75
- 五、搭建服务创新金融平台,推动科技资本深度有机结合75-77
- (一) 在创新型企业种子期、初创期,壮大创业投资规模76
- (二) 在创新型企业成长期、成熟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76-77
- 六、构建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精准导向77-79
- (一) 科学设置评价内容77-78
- (二) 合理设计评价指标78
- (三) 理性对待评价结果78-79
- 本章小结79-80
- 结语80-82
- 参考文献82-89
- 致谢89-9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1-92
- 附件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浅析创新发展环境的重要作用[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2 周明生;梁一波;汤雄;徐冰;尤健;孟庆彬;;区域创新力如何提升[J];群众;2012年08期
3 陈俊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J];山西政报;2004年Z1期
4 郝永平;张国举;;建构自主性创新场域——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求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5 钟祖岩;;河南联系改革发展实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J];党建;2009年03期
6 王言;;自主创新:战胜危机、加速崛起的根本之策[J];江淮;2009年08期
7 刘刚;;从制造经济到创新经济的逻辑主线——从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谈起[J];人民论坛;2010年35期
8 王俊华;试论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9 张敏;;“五抓”破解发展难题 “四推”加速经济跨越——红寺堡区创新经济工作的经验介绍[J];共产党人;2009年23期
10 高宇飞;;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陈建国;;建立创新体系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工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滕堂伟;陈路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分析与评价[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4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林加奇;胡剑飞;刘新民;;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模式及其选择[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郭刚毅;;论新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7 韩永进;;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娜;;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和谐音符[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9 甘瑁琴;叶瑾;;企业人性化管理创新初探[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永晋;乌克兰出台“高效创新经济构想”[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许琦敏;经济不创新就会落伍于世界[N];文汇报;2014年
3 记者 欧飒 邱俊;联合国首度发布创新经济报告[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卢志扬;全球创新发展趋势与中国自主创新机会与挑战[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N];甘肃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马方业;以风险投资促创新经济发展[N];证券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金兰;宁夏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公开评议结果揭晓[N];中国邮政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方竹兰;下一轮创新经济中心在哪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方竹兰;下一轮创新经济中心在哪里[N];南京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高静;政研企合力 “创新廊坊”及时雨[N];廊坊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德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重庆大学;2008年
2 方媛媛;驱动创新的文化要素系统层面解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蔡晓月;熊彼特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冰;杨浦滨江南段地区创新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Francesca Arosio;[D];复旦大学;2014年
3 余承硕;基于创新资源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利珍;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冯进;兰州高新区的创新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喜涛;政策导向在创新型北京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田爱玲;吉林省知识创新平台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辛勤;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芸茹;重庆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与对策探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李颖墨;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3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