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围绕马克思早期的个性思想而展开,包括对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历史来源、发展逻辑的考察,从古希腊到青年黑格尔派,从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目的在于展示出马克思个性思想的产生过程的全面图景。为了清楚地说明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在对马克思早期文献的梳理中提炼有关个性的观点,并对马克思个性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包括驱离偶然性、跨越阶级性、恢复主体性和实现全面性四个要点,明确了马克思个性思想发展的基本思路;其次重点对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产生的依据、确立的基础和发展的旨归进行了论述,然后将个性的实践路径划分为五个步骤,按照发展的逻辑顺序依次为世界交往的发展、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在实践中,探讨马克思个性思想对其他学科指导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启发,可谓大有裨益,同时包括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国家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等领域的个性化探索,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 个性思想 自由 共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 二、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2-14
- 第一章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发展逻辑14-21
- 第一节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理论渊源14-17
- 一、古希腊哲学14-15
- 二、德国古典哲学15-16
- 三、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16-17
- 四、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17
- 第二节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发展逻辑17-21
- 一、唯心主义阶段17-18
- 二、唯物主义阶段18-19
-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个性阶段19-21
- 第二章 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主要内容21-31
- 第一节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早期文献学考察21-27
- 一、《博士论文》中的个性思想21-22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个性思想22-23
- 三、《神圣家族》中的个性思想23-24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个性思想24-25
- 五、《共产党宣言》中的个性思想25-26
- 六、小结26-27
- 第二节 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内涵27-31
- 一、驱离偶然性27-28
- 二、跨越阶级性28-29
- 三、恢复主体性29-30
- 四、实现全面性30-31
- 第三章 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理论解析31-39
- 第一节 马克思个性思想依据、前提与旨归31-34
- 一、个性思想的依据——分工31-32
- 二、个性思想的基础——自由32-33
- 三、个性理论的旨归——共产主义33-34
- 第二节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实践展开路径34-39
- 一、世界交往的发展34-35
- 二、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35-36
-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6-37
- 四、消灭国家37-38
- 五、发展教育事业,,形成社会主义个性38-39
- 第四章 马克思个性思想的时代回响39-43
- 第一节 个性思想研究的学术价值39-40
- 一、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人学理论39-40
- 二、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系40
- 第二节 个性思想研究的实践意义40-43
- 一、有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40-41
- 二、有助于推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41-42
- 三、有助于推动国家法制建设42
- 四、有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俊卿;;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2 谢水明;;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探究及其当代价值[J];传承;2009年02期
3 韩海燕;;浅议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J];科技风;2009年01期
4 梁林;;哲学视野中的人的个性[J];理论界;2009年01期
5 郭艳利;郭彦鑫;;马克思个性理论探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年09期
7 何爱国;;人的依赖、独立与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解读[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8 董志勇;;人的所有制与人权概念[J];现代哲学;2006年06期
9 臧峰宇;;“物象化”视域中的“人”——兼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规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6期
10 彭颜红;;试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乐;论人的个性发展[D];延安大学;2014年
2 谢湘源;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D];湘潭大学;2014年
3 吴凤刚;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叶琛;马克思个性理论与职业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葛小琴;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个性学说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魏文芳;论马克思的个性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孙余余;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鹏;论个性自由发展及其现实路径[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邱光政;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黄伟;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4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