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1:15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作为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华,是军事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后,他的世界观由唯心主义和二元论逐步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形成的早期思想基础。《实践论》和《矛盾论》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深刻的总结,是人民战争思想战争主体的主客观统一和军事辩证法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指导战争,把人民战争当作战争的基点,将“兵”和“民”连在一起,兵民结合是毛泽东军事哲学的核心,也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条件下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本文通过研读毛泽东本人的著作,分析毛泽东战争观形成的早期思想基础、战争主体的认识论基础、战争实践中的辩证法基础、依靠人民群众的唯物史观基础,对我国现代人民战争的国防理念转型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战争思想 哲学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1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1-15
  • 三、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15-20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0-21
  • 第一章 毛泽东战争观形成的早期思想基础21-34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的二元论思想21-28
  • 一、早期文稿的唯心主义倾向21-25
  • 二、精神不灭,物质不灭25-27
  • 三、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27-28
  • 第二节 毛泽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斗争观28-31
  • 一、毛泽东斗争观关于“动”的哲学思想29-30
  • 二、斗争观的实质30-31
  • 第三节 毛泽东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31-34
  • 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倡导《民众的大联合》31-33
  • 二、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33-34
  • 第二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34-44
  • 第一节 人与战争关系理论中的认识概念34-38
  • 一、在认识论问题中存在的几种主要观点34-36
  • 二、以把握战争规律为前提的人与战争的认识关系36-38
  • 第二节 人民战争实践是人民群众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社会活动38-42
  • 一、主体在人民战争实践中的感性具体活动38-39
  • 二、主体在人民战争实践中的理性抽象活动39-40
  • 三、主体在人民战争实践中从理性具体到战略战术运用的活动40-42
  • 第三节 战争主体的意志活动在人民战争实践中的作用42-44
  • 一、战争指挥员的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42-43
  • 二、战争主体的战斗精神与意志活动43-44
  • 第三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辩证法基础44-61
  • 第一节 量变与质变规律和敌我双方力量的分析44-48
  • 一、敌我双方数量的客观形势44-45
  • 二、敌我双方量与质的交错变化45-47
  • 三、战争中量变到质变的加速转化过程47-48
  •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的防御与进攻关系的论述48-52
  • 一、两种战略防御理论48-50
  • 二、战争进攻的时空概念50-51
  • 三、战争进攻与防御的相互转化51-52
  • 第三节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和集中与分散关系的阐发52-56
  • 一、游击战争的集中与分散的辩证关系53-54
  • 二、游击战与正规战相互配合的三个层面54-55
  • 三、游击队在运动战中向正规部队的转化55-56
  • 第四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和以弱胜强理论的提出56-61
  • 一、“敌强我弱”特殊矛盾的客观存在56-57
  • 二、战争准备是“以弱胜强”的根本保证57-59
  • 三、战略上以弱胜强与战役上以强胜弱的关系59-61
  • 第四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61-75
  • 第一节 依靠人民群众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出发点61-64
  •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群众基础的来源61-62
  •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的群众立场62-63
  •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群众路线63-64
  • 第二节 人民战争与政治的关系64-68
  • 一、政治的目的决定着战争本身的性质和结局64-65
  • 二、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65-67
  • 三、人民战争的政治动员67-68
  • 第三节 人民战争与经济的关系68-70
  • 一、经济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之一68-69
  • 二、经济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69-70
  • 三、依靠人民群众削弱敌军的经济70
  • 第四节 党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70-75
  • 一、党领导下的独立自主的人民战争71-72
  • 二、在中国的人民战争中必须坚持“党指挥枪”72-73
  • 三、党领导的革命民主统一战线73-75
  • 第五章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的意义75-79
  •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75-76
  • 一、坚持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75-76
  • 二、发展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76
  •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时代背景下的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76-77
  • 第三节 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77-79
  • 结语79-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90年代以来国内毛泽东晚期思想研究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尹正萍;“三落三起”毛泽东[J];世纪桥;2001年05期

3 曹景文;海外毛泽东研究概述[J];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01期

4 江泉;毛泽东的知识观初探[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孙焕英;需要研究的“毛泽东研究”[J];传媒;2002年10期

6 萧延中;国外毛泽东研究的类型、概念与意义——为《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出版而作[J];教学与研究;2003年12期

7 ;学习·理解·反思: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凌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长李六如[J];湘潮;2003年06期

9 李君如;再学毛泽东[J];党史文汇;2004年06期

10 潘宝卿;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延中;;毛泽东研究在台湾:一个初步的描述[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2 廖小平;;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及其运用[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3 李捷;;学习毛泽东 超越毛泽东[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4 黄华松;;近年来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丁青;;汲取人文精华 铸就崇高境界——博览群书对毛泽东一生的影响[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程玲;;试论毛泽东着眼特点和发展研究战争的思想[A];毛泽东战略思想研究[C];1996年

7 曹艳肖;;2010年毛泽东研究主要书目[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8 本刊编辑部;;近五年毛泽东研究主要英文著作目录辑览英文(英文)[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9 唐正芒;;关于客观评价“大跃进”时期的毛泽东思考点滴[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10 刘华清;;一部“活的马列主义经济学”——读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素娥;分享智慧的遗产:《毛泽东读书集成》即将问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南京大学哲学系 王芳;借镜国外毛泽东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李捷;毛泽东对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虹笺;走近毛泽东的豪迈人生[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李君如;结合新的实践学习毛泽东[N];光明日报;2003年

6 ;毛泽东不是神[N];西藏日报;2003年

7 程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程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陈相安;毛泽东“留下的”特殊收藏品[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叶张瑜;深入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继承毛泽东宝贵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述;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龚梦泽;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徐广南;毛泽东“两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唐姿慧;毛泽东党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宋雨t

本文编号:443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43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