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三个层次——基于列宁世界革命思想演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8 21:04

  本文关键词:列宁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三个层次——基于列宁世界革命思想演变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中,列宁的相关论述较为全面与均衡。列宁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呈现为"世界——国际——国内"这三个具有紧密逻辑关系的层次,充分契合了列宁世界革命思想在实践中的演变历程,全面阐释了列宁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列宁 民族主义 世界革命 层次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0CM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A821;C95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无疑极具历史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及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方面同样如此。在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中,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更多是从实现全世界“人类解放”的世界层面论及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烨;侯淑红;;从《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看列宁民族理论思想——纪念列宁诞辰140周年[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左凤荣;评列宁世界革命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3 詹真荣;苏联早期民族理论的演变:从列宁到斯大林[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曹广金;;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对早期苏美关系的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史振荣;试析列宁晚年对“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否定[J];求是学刊;1990年01期

6 赵玉旺;;浅析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J];文教资料;2008年34期

7 舒新;;从世界革命的角度解读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5期

8 杨筱刚;张忠平;;社会主义观的变迁:从列宁到斯大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重大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王力军;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与三个过高的估计[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宁;;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述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修倜;;论列宁的喜剧美学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素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熊乐兰;詹真荣;;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辉;;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斗争——兼论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之比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张磊;;列宁论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8 孙应帅;;毛泽东对列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继承与发展[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9 柳建辉;;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及其深远意义[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10 侯风云;徐冰;;列宁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的体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慕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审视告诉我们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我们热爱列宁的心情没有变”[N];光明日报;2001年

3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列宁改组廉政机构的设想及其当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闻一;尾声:“战时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N];学习时报;2009年

5 中央编译局 李京洲;新版《列宁全集》译校的重要一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朱同广;列宁把“科社”划在“观点”之列[N];学习时报;2002年

7 林振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论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8 吴敏 燕北京大学哲学系;第二届列宁学论坛:切入列宁哲学思想在当代的生长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郭立新;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N];检察日报;2004年

10 常欣欣;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N];学习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昂;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唐洲雁;毛泽东的美国观[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易重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10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洋;浅论列宁的旧知识分子政策[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s,

本文编号:460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60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