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29 11:07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回顾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一条非常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根据新时期发展的要求,针对具体的世情、国情和党情而发展形成的执政治国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和思想中,是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探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对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依据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思想和理论中纵向的探究和概括出其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思想,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分别通过分析“人”的含义、“本”的含义、“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从而界定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通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概括出这一时期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它继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发展了新时期党的执政治国理念,同时,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五位一体”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时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1;D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2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2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2-13
  • 第五节 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依据14-23
  • 第一节 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14-21
  • 一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14-17
  • 二 西方文化中的人本思想17-18
  • 三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18-21
  • 第二节 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依据21-23
  • 一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1-22
  • 二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22-23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23-31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23-25
  • 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人民利益23-24
  • 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24-25
  • 三 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25
  • 第二节 “三个代表”中的以人为本思想25-28
  • 一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6
  • 二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6-27
  • 三 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7-28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8-31
  • 一 发展为了人民29
  • 二 发展依靠人民29-30
  • 三 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30-31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31-39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31-35
  • 一 “人”的含义31-32
  • 二 “本”的含义32-33
  • 三 “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区别33-35
  • 四 “以人为本”的基本界定35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35-39
  • 一 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36-37
  • 二 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7
  • 三 以人为本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注重社会公正37-39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价值39-45
  • 第一节 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价值39-40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39-40
  • 二 发展了新时期党的执政治国理念40
  • 第二节 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40-45
  • 一 以人为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41-42
  • 二 以人为本是贯穿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的遵循原则42-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历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庆祥;;以人为本的涵义和现实意义[J];理论参考;2006年02期

2 刘志锁,王凤珍;强势群体: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课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刘文;;以人为本的内涵解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王锐生;;“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J];青年记者;2008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497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