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16 07:10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创新 发展


【摘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分析评价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创新 发展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和反思是从近代传统社会均衡的裂变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开始的,其重要成果就是建立了基于机械力学思想,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为基本内容的古典发展观。古典发展观是人类发展思想上重要的认识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得以成功的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向义;论国内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局限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2期

2 杨多贵,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公理破缺与修正的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01年01期

3 何中华,张晓华;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难题[J];文史哲;1997年02期

4 彭新武;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反思[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献一;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余明江;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黄兴国;把握社会发展的辩证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曹海英;公平原则的环境伦理学阐释[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建聪,魏发辰;公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充要条件和发展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宋豫,吴宇;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环境权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8 何少娟;环境会计的创立与研究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9 盛国军,张浩;环境伦理与科学发展观[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苏翠萍,王彦志;变革中的世界与21世纪的中国法[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永达;郭沛源;;金融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妮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法律保护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曹翠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钱振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理论阐释与行动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映梅;;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国民核算框架设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戴俊骋;黄娟;;对“可持续发展”传统定义的重新审视[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8 杨国华;郑奔;;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陈启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5 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7 王永清;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8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9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丙辉;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河北大学;2000年

2 雷隆;试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赵英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投资项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5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单丹丹;对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传统理解的再认识[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李祥妹;产业带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任宪友;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肖彦山;经济法基本原则及其功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10 袁洪锋;中国省市区人口与水环境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坚;库恩的科学发展观和进步观述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 毛文永;;发展中国家为全球环保积极努力[J];w,

本文编号:547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47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