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权哲学思想及其对近代人权观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07-28 17:0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人权哲学思想及其对近代人权观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人权 唯物史观 批判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关于人权的思想是其哲学的重要部分。在马克思看来,人权既有现实层面的政治学含义,也具有形而上学层面的哲学含义,两者不应混同。马克思的人学和人权理论从最初的理性批判主义出发,最终抵达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峰。马克思批判了近代“天赋人权”观念的哲学基础和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个人权利,指出人权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揭示了人权观念的历史性、发展性、实践性和阶级性。过去,我们把人权看作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加以排斥,否定其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产物而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既在意识形态领域严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又将人权的“专利权”拱手让给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对马克思的人权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近代人权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人权理论及其精髓,正确认识“人权”的哲学含义和当今社会新的异化形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代人权观的形成脉络进程、主要内容和哲学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背景的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了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展现了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马克思对近代人权观的批判,论证了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科学性。 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人权 唯物史观 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2
  • 一、近代人权观及其哲学基础12-20
  • (一) 近代人权观的产生历程12-14
  • (二) 近代人权观的主要内容14-18
  • (三) 近代人权观的哲学基础18-20
  • 二、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20-30
  • (一) 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形成历程20-24
  • (二) 马克思人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4-30
  • 三、马克思对近代人权观的批判30-39
  • (一) 马克思对近代人权观历史进步意义的肯定30-33
  • (二) 马克思对近代人权观现实形态的批判33-38
  • (三) 马克思对近代人权观哲学基础的批判38-39
  • 四、马克思人权理论的当代解读39-44
  • (一) 马克思考察人权问题的两种维度39-40
  • (二) 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现实考察40-44
  • 参考文献44-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权域;人权问题的来龙去脉[J];党建研究;1999年07期

2 徐显明;对人权的普遍性与人权文化之解析[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3 张立伟;;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析论[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3期

4 彭晨慧;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批判性特质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李林;;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钟枢;;马克思科学人权观的创建历程[J];理论探索;2006年04期

7 王锐生;“天赋人权”论评析[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8 任泉文;人权问题的历史概况及其主要的历史文献[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陈新夏;关于人权的阶级性问题[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10 苗贵山;;马克思人权观的“生存实践论”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585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85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