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本文关键词:试论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协商民主 人民民主 政党协商 统一战线
【摘要】: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制度中蕴含了丰富的协商民主思想。根据地"三三制"政权,抗战胜利后"民主联合政府理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的重要实践。毛泽东对民主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方针,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的民主路径选择,注重协商民主平台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现实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关键词】: 毛泽东 协商民主 人民民主 政党协商 统一战线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奇迹的政治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0YJA710026]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政治软实力对后三十年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YBA3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A841;D621.5
【正文快照】: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2015年2月9日中共中央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勤伟;;从政权建设的角度看“三三制”及其作用和意义[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巩瑞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4期
3 王孝勇;;论“三三制”政权建设中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4 李晓剑;;论抗战时期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的实践经验[J];传承;2014年04期
5 赵旭安;;浅议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中的法制创新[J];传承;2014年11期
6 朴尚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J];近代史研究;2005年06期
7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制度建设的逻辑分析——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巩瑞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选运动及其启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娜,孙洪波;试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化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巩瑞波;;陕甘宁边区乡选运动及其对我国基层选举的启示[J];理论导刊;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永泰;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系统研究:1941-1954年[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6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霍雅琴;陕甘宁边区政府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精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成;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青红;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海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普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罡;陕甘宁边区政权行政制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彦芬;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述评[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陈莉莉;延安时期毛泽东局部执政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吕波;政治参与:陕北开明绅士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D];西北大学;2006年
8 张菊;延安时期党的决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肖育雷;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1945)[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程良森;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逻辑起点[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2 肖勇;;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3 王宗礼;;试论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J];政治学研究;2008年04期
4 徐习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姚庆武;;人民民主的实现与公民意识的培养[J];实事求是;2009年02期
6 邓梦兰;;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作用[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6期
7 王春;;良好的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的基础[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8期
8 肖勇;;回顾与展望:人民民主60年[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9 林尚立;;人民、政党与国家:人民民主发展的政治学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张磊;;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J];求是;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刃;畅瑞玲;;人民民主法制要始终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魏先法;;中国共产党应对危机困难挑战的经验[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虞崇胜;;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探析[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蔚莲;;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燕玲;;“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6 柳成焱;;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定义及区别[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7 常士,
本文编号:626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2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