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让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然而,面对国际形势错综纷繁、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研究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对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仍旧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历史进程入手,对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形成有其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转换,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和实践所呈现的特点和规律,将其思想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进一步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并概括总结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价值、对象以及途径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挑战,如主体意识淡薄、客体多元多样、载体抽象单一、环境纷繁复杂等。本文论述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当代价值,即运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创作贴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运用多种大众传媒手段、探索针对不同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等,并进一步论述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方法论价值,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5
- 1.4 研究方法15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15-17
- 第2章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进程17-28
- 2.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形成背景17-21
- 2.1.1 时代背景17-19
- 2.1.2 实践基础19-20
- 2.1.3 理论基础20-21
- 2.2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21-28
- 2.2.1 萌芽阶段21-22
- 2.2.2 形成阶段22-24
- 2.2.3 成熟阶段24-26
- 2.2.4 进一步发展阶段26-28
- 第3章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28-39
- 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28-29
- 3.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28-29
- 3.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29
- 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29-31
- 3.2.1 指导中国革命的需要30
- 3.2.2 开展党的建设的需要30-31
- 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31-33
- 3.3.1 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对象31-32
- 3.3.2 工农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32
- 3.3.3 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对象32-33
- 3.3.4 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33
- 3.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33-39
- 3.4.1 宣传语言通俗化34-35
- 3.4.2 宣传方式多样化35-39
- 第4章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当代价值39-53
-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39-42
- 4.1.1 大众化主体意识淡薄39-40
- 4.1.2 大众化客体多元多样40
- 4.1.3 大众化载体抽象单一40-41
- 4.1.4 大众化环境纷繁复杂41-42
- 4.2 运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应对挑战42-49
- 4.2.1 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42-44
- 4.2.2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队伍44-46
- 4.2.3 创作贴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46-47
- 4.2.4 运用多种大众传媒手段47-48
- 4.2.5 探索针对不同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48-49
- 4.3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方法论价值49-53
- 4.3.1 调查研究直面问题49-50
- 4.3.2 与时俱进创新理论50-51
- 4.3.3 深入群众满足诉求51-53
- 结语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勤;;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特征及对当代的启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2 王文平;肖高华;;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文化路径[J];长江论坛;2013年01期
3 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杨宏庭;宁俊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和推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曹均学;;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6 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年04期
7 陈兰兰;聂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J];理论观察;2009年04期
8 侯波;;毛泽东农村调查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9 蒙丹;朱强;戴钢书;;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05期
10 郑流云;;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邋孙学玉 周显信 王建润 蒋宏宾;[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洁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627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2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