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与思考
【摘要】: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那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不仅表现马克思经意识形态纳入"观念上层建筑",并阐述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且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学的批判和资本主义拜物教这一意识形态"替身"的深刻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进一步实现了由"外在"的批判转向"内在"精细的分析,意识形态也从高高在上的天国被拉回到世俗世界中。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 资本
【基金】:作者主持的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4JDSZK079)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DJ002):“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10.13553/j.cnki.llygg.2016.05.005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里,第一次对意识形态的内涵、产生、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由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形成。在随后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过程中,马克思虽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天府新论;2005年04期
2 赵守智;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J];北方论丛;1995年04期
3 赵毅;;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6期
4 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秀琴;批判的向度及其旨趣:马克思与哈贝马斯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孟庆艳;;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的阐释[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3期
8 陈书静;;马克思与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韩月香;;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展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1期
10 李菊霞;;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维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力之;;市场经济过程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验证与纯审美论的幻灭[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贺翠香;;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福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推进和发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4 张秀琴;;解构的“幽灵”与批判的辩证法:——德里达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A];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专场论文集[C];2005年
5 贺翠香;;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从《知识考古学》看福柯早期的意识形态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李英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胡振平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郑忆石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卢汉龙;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馨宇;回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基础[D];辽宁大学;2012年
2 徐彦伟;表象与询唤[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D];吉林大学;2009年
5 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展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后世的演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亚楠;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葛晓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04年
4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薇;斯图亚特·霍尔的意识形态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郑仟;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杨冬梅;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黄光秋;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实践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商艳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62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