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解读与反思——以《论持久战》为文本个案分析基点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解读与反思——以《论持久战》为文本个案分析基点
【摘要】:《论持久战》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指导、反思和构建如何抗战的实践性著作,不仅包含着革命实践哲学,而且包含着政治实践哲学,既是抗日战争客观形势和经验昭示出来的实践智慧的结晶,又是面对抗日战争革命实践,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实践心理的过程建构。这种将"持久战"看作不仅是一种革命实践的战略和策略,而且是一种实践心理的范畴、一种实践的态度和心态、一种实践存在方式的实践哲学,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日益浮躁、焦虑、急功近利、不知所措的情绪和心态具有重要的警示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毛泽东 持久战 实践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ZXC013)
【分类号】:A841
【正文快照】: 毛泽东写于1938年的《论持久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时至今日,人们还是念念不忘它置于毛泽东哲学思想史和中国抗日战争革命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试图努力从各个(军事、政治、历史、哲学等)层面梳理出其真正的理论逻辑和存在原样,挖掘出其在新历史时期的“出场路径”和价值意义,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久林;;《论持久战》的发表及其意义[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阎秀宁;房世刚;;浅析《论持久战》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3 柳昌清;《论持久战》的辩证模态推理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01期
4 朱诗柱;《论持久战》的魅力[J];湖南党史;1995年03期
5 徐书华,黄宗凯;简析《论持久战》的哲学方法及哲学意义[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6 李晓娟;;浅谈《论持久战》一文的哲学思想[J];沧桑;2007年04期
7 许文昌;唐啸;贾染;;《论持久战》折射出来的宣传艺术及其启示[J];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8 田伯泰;正确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重读《论持久战》[J];中州学刊;1981年02期
9 韩景昌;学习《论持久战》的辩证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10 康洪武;;科学决策和领导的思维方法——关于《论持久战》的辩证逻辑分析[J];晋阳学刊;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永振;;《论持久战》辩证逻辑思想研究述评[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2 杨超;;思想的精华理论的高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与《论持久战》之比较研究[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3年
3 赵彦亮;张振铎;;《论持久战》——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的辩证统一[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黄成;;毛泽东《论持久战》中辩证逻辑思想分析[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平志;《论持久战》的最早版本[N];湖南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论持久战》写作发表的前前后后[N];光明日报;2014年
3 周惠斌;《论持久战》英译本的由来[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生祥;《论持久战》英译活动: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抗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韩亚光;《论持久战》的当代意义[N];团结报;2007年
6 光明日报记者 倪迅 新华社记者 翟伟;《论持久战》发表后的反响[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韩伯成;重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N];驻马店日报;2005年
8 杨琳;盛原成钢琴家全因《论持久战》[N];中国邮政报;2006年
9 国家图书馆 黄霞;《论持久战》的最早版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唐洲雁;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历史过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龙;布迪厄场域—惯习视角下不同时期《论持久战》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张雪晶;《论持久战》英译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3 许丹妮;《论持久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4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9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