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3:30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特性 比较研究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在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中西欧革命屡遭挫折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工人运动领导者和理论家企图寻找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革命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张重新发现、创造马克思主义,他们抛弃经济决定论,强调无产阶级的能动作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积极探索西方革命的道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而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变革。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两者之问既有同源性、时代性、开放性等某些理论特性上的相似性,又存在着重大区别。比较二者之间的理论特性之异同,有利于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价值。 本文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外延和各流派的理论特性,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特性;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异同;最后说明了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正确态度,指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人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认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新的参照系。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特性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0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3
- 1.4.1 研究思路11
- 1.4.2 研究方法11-13
- 第2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分析13-23
- 2.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界定13-18
- 2.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13-14
- 2.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外延14-18
-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分析18-23
- 2.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18-19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19-20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辨析20-22
- 2.2.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22-23
- 第3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之比较23-37
- 3.1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不同点23-30
- 3.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庞杂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性23-25
- 3.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25-26
- 3.1.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性26-28
- 3.1.4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虚拟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28-30
- 3.2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的相同点30-37
- 3.2.1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同源性30-32
- 3.2.2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32-33
- 3.2.3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33-35
- 3.2.4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35-37
- 第4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性之比较的意义37-40
- 4.1 正确认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性质37
- 4.2 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37-38
- 4.3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38-40
- 4.3.1 哲学方面的价值38
- 4.3.2 批判理论方面的价值38-40
- 第5章 结论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4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学明;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J];理论前沿;2002年05期
2 袁银传;杨乐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00期
3 陈学明;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孙文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与借鉴[J];学理论;2010年10期
5 秋石;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求是;2002年04期
6 张国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J];探索;2007年02期
7 张安斌;;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人物阿多诺[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8 陈学明,罗骞;充分认识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意义——陈学明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4年05期
9 刘同舫;;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794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9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