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摘要】: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却很少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复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创立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理论。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马列部;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贡献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CZX020)中期成果
【分类号】:A82
【正文快照】: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在俄国、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代思想中,对其的专业化研究已使得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为政治学中的一个专业性领域。值得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敬之;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问题研究现状[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3 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问题研究之二:马克思学说中人的问题研究现状[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4 王小平;;马克思学说在中国传播的述评[J];黑龙江史志;2009年10期
5 兰浩;;读《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清涛;;论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7 王清涛;;实践是贯通马克思学说逻辑起点、终点的中介[J];社科纵横;2010年02期
8 张奎良;面对世纪之交:马克思学说的新征程[J];求是学刊;1994年03期
9 马俊平;马克思学说的现代意义──读《跨世纪的回响》[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10 张军;安维复;;科学与哲学:马克思学说的另一种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柱;;第十三讲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历史的总结和科学的预言[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2 曹宇智;;历史人态论的人才观[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盾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张盾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赵修义 教授;努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历史的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王锐生;我对“读懂”的理解[N];北京日报;2001年
5 韩庆祥;马克思学说的“本性”与马克思主义研究[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盛辉;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历史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瞿磊;《建设》杂志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邹欣;论马克思学说中“现实的人”的主体内涵[D];吉林大学;2010年
3 赵洪福;马克思“人本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成实;马克思身体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丽娜;马克思的“幽灵”缘何挥之不去[D];辽宁大学;2006年
6 徐士青;马克思“个人”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逻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2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