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释马克思的正义观
本文关键词:重释马克思的正义观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正义观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摘要】:在当今自由主义正义观霸权话语的冲击下,马克思正义观的阐释和重建需要基于马克思的文本语境在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层面上展开。批判自由主义的"形式正义"构成马克思正义观建构的出场语境与历史前提;建构与自由主义正义观异质的"实质正义"构成马克思正义观建构的终极旨归与逻辑终点;澄明分析马克思主义有关马克思与正义的论争构成破解马克思正义观建构的逻辑迷阵。只有在批判、建构与澄明的三重奏中才能走出马克思正义观研究中历史必然性论证和道德论证的两极对立,凸显马克思正义论范式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观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作者刘祥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一、批判“形式正义”:马克思正义观建构的出场语境马克思正义观是在近代自由主义正义观霸权话语的遮蔽与冲击下建构生成的。与马克思的哲学转变一致,他对后者的态度存在一个由认同到批判的转向。批判“形式正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东;;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义共识的可行性[J];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2 周淑英;;马克思的正义观综述[J];才智;2011年11期
3 张恒山;;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05期
4 杨潇潇;;马克思正义观的现实性特点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金田;2013年09期
5 涂良川;胡海波;;论马克思哲学视阈中的正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王学俭;朱大鹏;;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义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7 邹勇;;马克思的正义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8 贾合川;;“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早期的正义观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12期
9 李佃来;;论马克思正义观的特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洪搶德;马克思正义观和伦理思想的新近诠释——兼评《马克思、正义、和历史》[J];现代哲学;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袁祖社;当代政治哲学视野中马克思社会正义观的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熊慧君(作者单位:市委党校);构建和谐社会要观念和制度两手抓[N];温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冬梅;马克思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之风;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波;“正义”的历史与“历史的”正义—马克思正义观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邹勇;论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裴立媛;马克思的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赵世龙;马克思的正义观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任童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初探[D];吉林大学;2013年
7 石琛;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文杰;浅析马克思的正义观[D];山西大学;2014年
9 温暖;论马克思正义观及其当代意义[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宁波;马克思社会正义观中的人学意蕴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5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4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