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读《法兰西内战》之体会

发布时间:2017-09-19 16:3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读《法兰西内战》之体会


  更多相关文章: 法兰西内战 社会公仆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从巴黎公社的总结中发现了未来新社会国家政权的雏形,并将这种新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定位为社会公仆,以此同一切旧国家政权从本质上划清了界限。作为社会公仆的工人政府必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服务型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制政府、努力减轻人民负担的廉价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政府。防止国家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是一场思想上和制度上的深刻革命,必然遇到种种阻力和困难。只有经过长期斗争,经过把人和环境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才能使作为社会公仆的人民政权不可撼动地屹立于世界。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法兰西内战 社会公仆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越南和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研究”(14BKS0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真金;肖铁肩;;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晓霞;钱再见;;廉价政府及其公共权力逻辑——基于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的文本分析[J];学习论坛;2016年06期

2 陈明凡;;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读《法兰西内战》之体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06期

3 唐丕跃;;改革开放以来《法兰西内战》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魏彬;;人民主体思想的哲学阐释与现代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36期

5 武颍;赵胜男;马毓彤;;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地区人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6 奚爱国;郭艳青;;论国家主义政治观及其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7期

7 李包庚;;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0期

8 李良恒;;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爱军;孙贵勇;;重新审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可;;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公仆”的光辉思想[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周勇;实行人民当家做主 保持社会公仆本色的伟大创举──纪念巴黎公社130周年[J];理论导刊;2001年06期

3 张善林;;试论社会公仆[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4 周作翰;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永放光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6期

5 尹作秀,王庆利;“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庆利;“社会公仆”的概念解析[J];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7 邓;孙自法;;胡鞍钢:廉政建设关键期应防社会公仆变“强盗”[J];资料通讯;2007年04期

8 许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思想的探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9 陈建邦;;中外请客比较谈[J];党建;1988年09期

10 ;社会公仆[J];人大研究;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抒望;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质[N];辽宁日报;2007年

2 本报特约评论员;“为官不易”群众才能舒服[N];湖北日报;2014年

3 胡伟;做执政为民的社会公仆[N];文汇报;2002年

4 莫鲁杰;再议共产党员的公仆意识[N];湛江日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梁柱;毛泽东捍卫人民主权的不懈努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志龙;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思想当代价值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2 姬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尹红国;社会公仆理论视域中的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882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82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