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9 18:2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幸福观 马克思幸福观 中国梦 个人幸福梦


【摘要】: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幸福观就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本质、特征、条件、追求幸福的途径等系列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马克思的幸福观就是指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观点和看法。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幸福的主体,劳动实践是幸福产生的源泉,幸福的本质是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幸福最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特征是辩证性,体现了他对幸福的全面理解,即:幸福是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的辩证统一,幸福是劳动创造和成果享受的辩证统一,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美好蓝图,其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的实质是人民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必须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个人来说,只有在马克思幸福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提高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幸福梦。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及“中国梦”等相关概念,分析了马克思幸福观与“中国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主要就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与形成过程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五部分主要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来论述马克思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幸福观 马克思幸福观 中国梦 个人幸福梦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4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现状14-19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16-19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9-22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创新点20-22
  • 第2章 马克思幸福观与“中国梦”概述22-30
  • 2.1 马克思幸福观22-24
  • 2.1.1 幸福观22
  • 2.1.2 马克思幸福观22-24
  • 2.2“中国梦”24-27
  • 2.2.1“中国梦”的提出24-25
  • 2.2.2“中国梦”的内涵25-27
  • 2.3“中国梦”与马克思幸福观的关系27-30
  • 2.3.1 马克思幸福观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27-28
  • 2.3.2“中国梦”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实践应运28-30
  • 第3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与发展30-36
  •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来源30-32
  • 3.1.1 西方古代传统哲学的幸福观30
  • 3.1.2 德国古典哲学的幸福观30-32
  • 3.2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过程32-36
  • 3.2.1 思想萌芽32-33
  • 3.2.2 初步形成33-34
  • 3.2.3 正式形成34-36
  • 第4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36-44
  • 4.1 主要内容36-40
  • 4.1.1 幸福主体论36-37
  • 4.1.2 幸福源泉论37-38
  • 4.1.3 幸福本质论38-39
  • 4.1.4 幸福目标论39-40
  • 4.2 基本特征40-44
  • 4.2.1 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的辩证统一40-41
  • 4.2.2 劳动创造与成果享受的辩证统一41-42
  • 4.2.3 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辩证统一42-44
  • 第5章 马克思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44-52
  • 5.1 为实现国家富强梦指明正确道路44-45
  • 5.2 为实现民族振兴梦提供现实路径45-48
  • 5.3 为实现人民幸福梦提供理论指导48-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8-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衍永;许泉;邓雅泓;;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王鲁宁;李海青;;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何以可能——基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视角[J];理论界;2014年12期

3 罗建文;李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与价值自信[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曾昭君;;税收规范性文件对税收上位法的扩充和限制解释现象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张尚兵;余达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研究综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05期

6 黄秋生;罗成翼;;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詹小美;;中国梦价值认同的当代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8 刘建武;;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J];红旗文稿;2014年08期

9 刘菲菲;;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梦”[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10 薛华;卢黎歌;;对实现“中国梦”的若干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成翼;黄秋生;;实现中国梦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水石;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烨;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D];辽宁大学;2014年

2 杨丽媛;试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彦君;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姜丽华;幸福观的哲学思考[D];新疆大学;2007年

5 卢娟;试论幸福的内涵与类型[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3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83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