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内部参考与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内部参考与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
【摘要】:在勾勒整个当代中国新闻史的版图布局时,政治传播实亦居于重要位置。而作为中国特色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参,尤不容忽视。不过对这种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内参报道及其机制,除个别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学者在相关考察中有所涉猎外,国内尚少较为深入的研讨,多为笼统的现象描述。以毛泽东如何在一些内政外交活动中运用内参资料为例,对当代中国新闻史上这一独特的政治传播现象略做尝试性梳理和考察,可为进一步研讨提供参照和镜鉴。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关键词】: 毛泽东 内部参考 政治传播 当代中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批准号:09AXW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39.29;A841
【正文快照】: 熟悉当代中国传媒生态的人都知道,在我们日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有一种极富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即内参报道;而这些内参报道背后所体现的一整套新闻传播机制,亦可谓极富特色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整个当代中国新闻史的版图布局中,政治传播实亦居于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韵公;;邓小平与“内参”[J];党的文献;2012年06期
2 张辛民;;“大读者”和新华社的国际参考报道[J];党史博览;2008年04期
3 尹韵公;;论中国独创特色的内部参考信息传播工作及其机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孙显元;;科学发展模式的哲学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施立业;刘长生;;建国初期(1949~1957)淮河流域水灾救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金大陆;;“野营拉练”——以上海1970年至1974年的“野营拉练”为例[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5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6 圣蕾;武计海;;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观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阮文彪;;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娟;;弱势行动集团主导下的政制创新——辛亥革命的历史制度主义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张海林;;试论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重学《论十大关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江立成;魏婷;;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谈起[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钟哲明;;培育民族精神是搞民族主义吗?[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志华;;蜜月的隐忧: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王富荣;;老西藏精神与铁军精神[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6 李敦送;;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俊国;;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实践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傅伯言;曾丽雅;;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晓平;;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历史与启示——以七里营与刘庄为个案[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南京大学;2010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丁威;中国中间党派研究:1937-1949[D];西南大学;2011年
8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丕森;地方政府接受人大监督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两大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敏;湘潭“四清”运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郑向颖;毛泽东的民主行政思想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余劲,
本文编号:884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8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