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在之物与事物自身之谜的破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境论阐释

发布时间:2017-09-20 03:3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自在之物与事物自身之谜的破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境论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事物 现象学批判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摘要】: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德语中有细微差异的Ding(物)与Sache(事物)概念在康德与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构境中发生了一种重要的意义突现,它们分别以Ding an sich(自在之物)与Sache selbst(事物自身)的方式颠覆了Ding与Sache的常识语境。这一形而上学思想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颠倒,到了赫斯那里发展成货币异化论的逻辑基础:赫斯承袭了黑格尔的社会经济现象学批判逻辑,提出人的交往类本质颠倒成了经济事物的观点。青年马克思则超越了赫斯,提出劳动类本质异化的理论。马克思关于康德"自在之物"和黑格尔"事物自身"问题的最终解决实现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在现代性生产的历史构境中,康德—黑格尔所指认的那个以一定的形式向我们呈现的物性现象界不是一个理性构架统摄的认知结果,而是由一定的社会实践塑形的历史存在本身,观念世界"向自然的立法"的统觉建构和自我意识感知逻辑只不过是历史性物质实践构形的观念偶像化。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事物 现象学批判 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汉译历史中,经典文本的德文原文经由俄文这一不同语言系统的异质性转换和意识形态意义场的历史重构,再经过从俄文到汉语的第二次转换,不免在文本中产生深深的遮蔽。面对这一问题,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获得一种来自于文本母语原境的正本清原,成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杨金运;;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丰春;;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60年(1949~2009年)发展历程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7 陶富源;;马克思辩证哲学革命的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何艳;;科学发展观现实化的制度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英;李晓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特点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邸乘光;;马恩列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朝;;行政安全与国家安全关系刍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百年分合——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范肇臻;刘赣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发展与灾害关系的思想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敏志;翁国民;;社会自治组织之生成及我国相关立法之完善——以贸易救济中的行业协会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欧志刚;;以权力利益关系为着力点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登巧;;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新夏;;哲学转向及超越“认识论模式”辨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9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莹;黑土地文化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龙生;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道模;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5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85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