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人的问题”——黑格尔的解释路径及其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2 01:41

  本文关键词:启蒙与“人的问题”——黑格尔的解释路径及其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启蒙 共同体 人的本质(人性)


【摘要】:启蒙运动对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哲学中体现在处理人和共同体的关系上。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中,共同体优先于并影响着个体,然而,它不但没有蔑视个体,而是认为共同体应该是个体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早期一方面认为共同体(类)优先于个体,人的本质体现为其类本质,另一方面认为个体超越了共同体,人就是"现实的个体的人",但他必须在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黑格尔关于人的双重本质理论对马克思影响深刻并使其认为人的本质也具有双重属性——理性人和公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启蒙 共同体 人的本质(人性)
【基金】: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MEGA)研究”(项目号:10JZD0003),教育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以新MEGA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研究”(项目号:2010THZ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
【正文快照】: 2施密特就曾认为“什么是启蒙”是一个纯粹的德国问题。杜威曾引用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诗句来描写现代人,认为他们“正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世界已经死亡,而另一个世界尚无力诞生。”[1](P3)诗句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表现了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敏;;社会主义本质探微[J];探求;1992年06期

2 张杰;;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应然本质和实然本质[J];前沿;2007年09期

3 许海燕;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再认识[J];丹东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军;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方法论上的划时代变革——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再认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王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方同义;黄瑞瑞;;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7 李清聚;;马克思宗教本质的社会学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鹏;李培锋;;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J];实事求是;2010年06期

9 赵家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演变[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10 杜丙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再考证[J];理论界;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善超;;马克思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2 陈学明;;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理解人的全面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舒心心;;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实践解读及其重要意义[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侯衍社;;发生本质论:探讨人的本质的新思路[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段志义;;用人的本质理论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6 郝贵生;;关于人的本质研究中的两个问题[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曜;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金华;当代中国法的现象之本质理论的历史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张萃萍;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试论马克思关于实践是人的本质的理论[D];聊城大学;2015年

2 问博;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3 邹博;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致思逻辑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张X娟;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人的本质发展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闫秀伟;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陆秋林;人的本质的结构论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晓;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及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1年

8 桑毅;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新解码[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潘传林;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何晓梅;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8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898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