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幸福: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走向幸福: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本应该是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关系。但是,在现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没有达到上述理想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倾向于"对立"。因此,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点,以此更好地促进人们走向幸福。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理想与现实 主体与客体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在马克思以前,古代希腊实践哲学对于“实践”的看法是夸大个体,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一种伦理道德行为。马克思所主张的实践的观点超越理论的领域,从人们所处的社会联系出发,也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实质就在于:通过主体客体化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4期
2 王刚;张立飞;;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性[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3 张立飞;王刚;;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4 陈卫华;;对马克思实践视阈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存反思[J];理论与改革;2013年04期
5 陈墀成;科学整体化:人与自然观念现代化[J];福建学刊;1993年05期
6 吴亚男;;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2006年24期
7 高利民;;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中的人与自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4期
8 李文砚;;党对人与自然关系与时俱进的认识和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2期
9 路远;我省人与自然学术讨论会在泉州举行[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03期
10 李华;陈跃;;浅析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震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2 彭菁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志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N];学习时报;2005年
2 孙科峰 临洮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以解决人类两大矛盾[N];定西日报;2009年
3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育和谐文化[N];浙江日报;2006年
4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N];西安日报;2006年
5 宫晓梅;深入领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N];青岛日报;2006年
6 徐晨光;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导[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李秀潭;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N];文汇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促社会和谐[N];雅安日报;2005年
9 矫胜法 张振善 沈启峰;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N];青岛日报;2006年
10 沈宝祥;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7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0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