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27 19: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主体性思想 社会交往 价值追求 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既是对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的主体性不足问题的有力回应,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马克思从实践入手,通过对形而上学主体性的批判,将其主体性哲学建构在对人类现实命运和生存境遇的深层关照基础上,从历史生成、社会交往实践以及主体价值追求三个向度赋予主体性全新的思想内涵。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
【关键词】主体性思想 社会交往 价值追求 当代价值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招标项目“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XJEDU040114B03)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A811;D61
【正文快照】: 主体性研究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人作为实际的存在,人类对于主体性的认识始于对主体的人的认识。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把哲学研究从上帝拉回到人这一现实性中来,由此便构建了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宏伟大厦。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立场重新理解主体性,对近代认识哲学范式的主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青会;;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武步成;李坤;李月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性再探——以科学实践观为视域[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唐克俭;也谈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与刘森林同志商榷[J];求是学刊;1991年02期

4 黄功勤;关于毛泽东主体性思想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06期

5 黄献清;贺争平;;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4期

6 孔易人;毛泽东的主体性思想浅析[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0年03期

7 李祥;“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主体性思想[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周洪军;论中西不同的哲学创设对主体性思想孕育的影响[J];理论学刊;2005年11期

9 王瑞军;;论主体性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取向[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10 洪波;;个人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社会主体——解读马克思的主体概念[J];探索;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保彦;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国晶;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迪[D];兰州大学;2009年

2 闫青会;论主体性思想的发展[D];山西大学;2005年

3 姬海涛;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兵兵;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5 李秀娟;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意义[D];宁夏大学;2003年

6 张莹;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主体性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万寒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阈下劳动主体性思想论略[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2年

8 庞瑜;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志勇;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7年

10 任学鹏;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1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31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