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外交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2:21

  本文关键词:列宁外交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列宁外交思想 和平共处 互通有无 当代价值


【摘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苏维埃俄国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同时这一新生的政权也遭到了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严重威胁和挑战。为了保卫和巩固政权,列宁带领苏俄在外交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斗争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列宁外交思想也在实践中产生和不断发展。 列宁外交思想是列宁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关于外交手段达到的目标,即政治上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提供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经济上要与资本主义国家互通有无,大力发展经济贸易,促进苏俄经济复苏;同时,还要不断积蓄力量,做好世界革命的准备。二是关于外交的策略方针,列宁指出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斗争中要灵活运用外交策略,学会利用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获取最大的外交利益,也要有远见卓识,为了长远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作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三是关于正确外交的原则,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也是苏俄外交的基本立足点。 列宁外交思想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外交的先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的外交实践活动;鼓舞了落后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除此之外,这一思想也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灵活运用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安全。
【关键词】:列宁外交思想 和平共处 互通有无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4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7-8
  •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12
  • (一) 国内研究现状8-10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2
  •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及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12-14
  • 第一章 列宁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14-21
  • 一、国际环境14-18
  • (一) 国外敌对势力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14-17
  • (二)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17-18
  • 二、国内情况18-21
  • (一) 国内反革命分子发动叛乱,政局动荡18-19
  • (二) 经济崩溃和生活困难,民众不满情绪强烈19-21
  • 第二章 列宁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21-41
  • 一、关于外交的目标21-32
  • (一) 政治上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21-25
  • (二) 经济上与资本主义国家互通有无25-30
  • (三) 积蓄力量以发展世界革命30-32
  • 二、关于外交的策略方针32-36
  • (一) 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3-34
  • (二) 实行必要的“妥协”34-36
  • 三、关于正确外交的原则36-41
  • (一)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36-38
  • (二) 平等互利原则38-39
  • (三) 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原则39-41
  • 第三章 列宁外交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41-53
  • 一、历史意义41-46
  • (一) 指导了苏维埃俄国的外交活动41-42
  • (二) 鼓舞了落后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42-43
  • (三) 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外交的先河43
  • (四)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43-44
  • (五) 列宁外交思想的局限性44-46
  • 二、当代价值46-53
  • (一) 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6-48
  • (二)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48-50
  • (三) 灵活运用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安全50-53
  • 参考文献53-5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绍斌;;论列宁的外交思想与新中国外交实践[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3期

2 苑秀丽;;列宁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思想及现代意蕴[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3 张盛发;20世纪上半叶“世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03期

4 潘娜娜;李优坤;;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邓德福;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俞良早;论沿着两条线索掌握列宁的后期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党晓龙,,刘晓强;浅析列宁的和平共处原则[J];理论导刊;1994年12期

8 赖光宝,王晓刚;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陈香兰;荣长海;;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关系的认识与思考[J];前沿;2011年16期

10 孙德杰,贾暾;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953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53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