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需要合理性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需要合理性思想研究
【摘要】:需要合理性问题是针对需要异化提出的思考,探求的是扬弃需要异化,实现人的需要合理性状态。马克思是在生产实践的视域中探寻这一问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所谈的人性并非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人性,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性。他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提出人既不是绝对理性的存在,也不是直观感性的存在,更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实践的、处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下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存在。马克思认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生存需要是应当首先得到满足的。人的生存需要是推动生产实践的原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会不断丰富,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最终实现需要的合乎人性。因此衡量需要合理性的尺度应当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界定,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为前提、以合乎人性为最终旨向。马克思对需要合理性问题的思忖本质上是对人的现实生存的深切关怀,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需要合理性的丧失境况,源自人本性的需要成为了异己的力量控制着人,需要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为工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与资本家虚假需要的盛行。他进一步指出,需要异化的根源是劳动异化,需要异化蕴含的内在矛盾应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进行剖析。实现需要合理性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瓦解、分工的消灭以及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通过人的实践的历史性生成最终扬弃需要异化,实现人性的自由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人将从片面的存在发展为总体性的存在。围绕马克思的需要合理性思想,本文首先从人的本性出发廓清人的需要,然后从人的现实生产实践中界定需要合理性的尺度,厘清需要合理性的内涵,再从资本主义需要合理性丧失的现实中探寻需要异化的根源,以把握需要异化的内在矛盾,最后在生产力发展和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明确扬弃需要异化的基本路途,实现人性的自由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 需要 合理性 异化 生产实践 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5
- 一、选题缘由:对需要异化的追问9
- 二、国外研究综述9-11
- 三、国内研究综述11-14
- 四、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15-21
- 一、廓清前提:现实的个人15-19
- (一) 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存在15-16
- (二) 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感性”存在16-17
- (三) 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之存在17
- (四) 马克思:“实践存在”的人17-19
- 二、人的需要:现实的需要19-21
- (一) 自然性:在生产实践中满足生存需要19
- (二) 社会性:在生产实践中超越生存需要19-21
- 第二章 人的需要合理性的内涵21-28
- 一、合理性的思考:对理性的反思之光21-22
- 二、从生产实践中探源需要合理性22-23
- 三、需要合理性的尺度23-28
- (一) 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3-24
- (二) 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为前提24-26
- (三) 以合乎人性为最终旨向26-28
- 第三章 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合理性的丧失28-37
- 一、劳动异化导致需要异化28-29
- (一) 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28
- (二) 工人与劳动过程相异化28-29
- (三) 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29
- (四) 人与人相异化29
- 二、工人与资本家的需要异化29-32
- (一) 工人生存需要的丧失30
- (二) 资本家虚假需要的盛行30-32
- 三、需要异化蕴含的内在矛盾32-37
- (一) 满足需要资料的有限性与分配不平衡性的矛盾32-33
- (二) 劳动与资本的矛盾33-34
- (三) 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34-35
- (四) 个性与偶然性的矛盾35-37
- 第四章 实现需要合理性的基本条件37-43
- 一、生产力的发展37-38
- 二、分工的消灭与私有制的瓦解38-39
- 三、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39-41
- (一) 对具有空想性质的共产主义的批判39-40
- (二) 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40-41
- 四、需要合理性的终极旨归:人性的自由解放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小璐;刘春花;;由“禁鞭”到“限鞭”看法的合理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2 周世中;;马克思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渊源及其现实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2年12期
3 何中华;“法治”的合理性及其限度[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吕世伦,周世中;论法治的合理性[J];当代法学;1998年02期
5 吕世伦;周世中;;论法治合理性的内涵及其意义[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8年00期
6 伲永贵;;关于制度合理性的思考[J];学理论;2009年21期
7 宋显忠;;合理性、合法性与现代法治——法律社会学研究提要[J];清华法治论衡;2002年00期
8 夏清瑕;孔、荀礼制合理性的论证及对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吴惠红;;论社会发展合理性的人文价值导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1期
10 张文涛;;哈贝马斯的合理性思想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亚红;;论实质推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德中;和谐社会的发展合理性意蕴[N];文汇报;2006年
2 邓文彪;知识管理从最影响企业效益的地方做起[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刘洋 田庚;医疗费合理性司法审查规则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张守增;论行政诉讼合理性审查的引入及标准[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怀君;人伦背景下的交往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欢;马克思的需要合理性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刘倩;发展的合理性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3 任自涛;人的需要合理性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燕;实践的合理性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王佳良;合理性问题的司法审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王传秀;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合理性需要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9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