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精神产品责任的法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1 01:02

  本文关键词:精神产品责任的法理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产品 信息侵权 精神产品责任 立法


【摘要】:信息时代到来,除了物质消费以外,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消费,信息消费。随着出版物消费比重的增加,相应的,由出版物产生的信息侵权也越来越普遍,侵权现象频发性的必然趋势就是立法的跟进和完善。目前,国内外对由出版物产生的信息侵权责任的规定尚付之如阙,有侵害无救济的困境必将是民主法治国家的硬伤。精神产品指出版物中的文字、内容所表达的知识、技术、思想等,在有体物产品广泛受产品责任体系保护的同时,信息是否应该纳入产品的范畴,与信息相关的精神产品侵权人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产品责任,以及相关制度的构建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结合一般产品责任的相关规定,建议将出版物这一精神产品纳入一般产品的范畴,适用缺陷出版物的特殊产品责任制度。首先,本文结合一般产品概念中关于“有体物”的限制,突出精神产品的不同特点和立法困境,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中,介绍精神产品的种属概念及其特点;其次,援引国外关于出版物信息产品责任的司法判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借鉴;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出版物等精神产品责任的立法必要性,其中主要从言论自由、无形之争、司法负担过重三个层面对精神产品责任的立法障碍进行驳斥,又从实践及学理两大层面立论精神产品责任立法的必要性;最后指出精神产品责任其独特的制度要素,包括精神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产品缺陷分类及缺陷判断标准、精神产品召回制度等。最终以精神产品责任为立足点和先行官,试图在我国目前的法制环境下建立起更大范围的方便可行的信息产品责任体系。
【关键词】:精神产品 信息侵权 精神产品责任 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D923;D92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论9-10
  • 一、精神产品的概念、特征10-15
  • (一) “名正则言顺”——何为精神产品10-14
  • 1、一般产品的概念、范围界定10-12
  • 2、精神产品的概念及与其他概念的比较12-14
  • (二) 精神产品的特点14-15
  • 二、精神产品责任及国内外立法现状15-19
  • (一) 精神产品责任性质15-16
  • (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对“精神产品责任”之规定16-18
  • 1、欧洲国家司法判例及其原则17
  • 2、美国法院的司法判例及其原则17-18
  • (三) “法律空白 进退维谷”——我国“精神产品责任”之规定18-19
  • 三、法理学角度探讨“精神产品责任”立法保护的必要性19-26
  • (一) 反面驳斥“精神产品责任”的立法障碍19-23
  • 1、威胁宪法性权利——言论自由19-20
  • 2、有形与无形之争20-22
  • 3、赔偿主体责任过重和司法负担过大22-23
  • (二) 正面立论:建立“精神产品责任”的必要性23-26
  • 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3-24
  • 2、“无救济则无权利”的法理学要求24-25
  • 3、“谁受益谁担风险”的价值平衡25-26
  • 四、产品责任体系下构建精神产品责任制度26-33
  • (一). 精神产品责任中的产品缺陷分析27-30
  • 1、精神产品缺陷认定及其分类27-29
  • 2、精神产品的缺陷认定标准29-30
  • (二) 精神产品责任归责原则30-32
  • (三) 关于精神产品责任中的召回义务32-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2 丁峻峰;对《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的再思考[J];法学;2002年01期

3 戴浩然;论智力产品责任[J];法学;2002年09期

4 孟迪云;;建立信息产品责任制度的法律障碍及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5 蔡昊峻;;浅谈信息产品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6 蒋熙辉,蒋桂芝;关于信息产品责任的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方明,顾渊,宣国良;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8 聂虎臣,邓建中,李光曼;产品责任立法国际统一化研究——兼论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之完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陶书志;;网络环境下恶意软件问题研究[J];情报探索;2008年05期

10 臧秀清;游涛;;文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J];探索;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1009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09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