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开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22:17

  本文关键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公开制度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会议公开 会议公开系统 会议公开制度


【摘要】: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实践中,由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认识不够,对人大工作所体现的公共政策价值认识不够,造成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公开化、透明度不够。本文将从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政价值、人大工作的公共政策属性入手,,分析探讨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性不足的原因,从而着重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化的系统建设思考和制度建设对策。 全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阐述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会议公开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来源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宪政价值理论,一方面来源于人大议事所体现出来的公共政策属性。会议公开的现实需要,主要取决于人大制度的自我完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三个方面的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分析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及原因。会议公开的现状是从对内公开逐步向对外公开发展、从事后公开逐步向事前过程公开发展、从单一形式公开逐步向多形式多渠道公开发展这三种基本情况。会议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表现为从理念上尚未充分认识到人大议事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尚未充分运用公共决策理论指导人大会议运作、从实践上尚未充分用足用好现有的会议公开制度和措施。 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制度建设对策。首先,要深化扩展会议的公开系统,即会议公开的内容系统、对象系统、主体系统、形式系统,这是会议公开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然后,要建立健全会议的公开制度,重点加强会议审议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责任约束制度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把会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完善其公开制度。
【关键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会议公开 会议公开系统 会议公开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2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7-9
  • (二) 研究综述及其评价9-11
  • (三) 研究方法与本文创新点11-12
  • 一、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12-17
  • (一) 会议公开的理论基础12-14
  • (二) 会议公开的现实需要14-17
  • 二、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现状与问题及原因分析17-19
  • (一) 会议公开的现状17
  • (二) 会议公开的问题及原因17-19
  • 三、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公开的制度建设对策19-27
  • (一) 深化扩展会议的公开系统19-21
  • (二) 建立健全会议的公开制度21-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29
  • 后记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俞慈珍;陈建雄;;关于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制度问题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2 蒋梅香;;对代议制民主的认识和思考[J];黑河学刊;2007年02期

3 胡肖华;谢忠华;;完善我国人大质询权法律规制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2年01期

4 王钢;;人大议事公开及其制度保障[J];人大研究;2009年07期

5 李尚坤;;公民旁听制度研究[J];人大研究;2011年02期

6 廖永;;建立人大会议公开辩论制度刍议[J];人大研究;2012年05期

7 李扬章;;试论人大监督中的公众参与[J];人大研究;2012年09期

8 朱恒顺;;履职信息公开让人大代表不再“缺位”[J];人大研究;2011年04期

9 张蔚然;郭金超;;专题询问夯实人大监督制度基石[J];中国人大;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119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19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