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研究
【摘要】: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我国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中第五十五条正式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该制度对受案范围的规定与社会各界所期待的存在很大的差距。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切实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完善民事权利救济途径、促进法治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是维护公民诉权、保障公民参与国家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尽管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亟待完善,但立法首次明文规定该制度,实为一大进步。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界定标准的,但是列举的受案范围过窄,对于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立法就用“等”概括,而对社会公共利益也没有相关的界定标准,因此对于一些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没有一定的标准参考而常常被排除在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外。本文以民事公益诉讼是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为出发点,分析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概括公共利益的特点。并通过相关案例来反应司法实践中民事公益诉讼的运行状态,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的现状,并联系案例及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分析出其不足之处,借鉴两大法系的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的成功之处提出完善建议。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内涵。该部分先分析公益诉讼的含义,以及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各种观点,并提出自己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和分析公共利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讨论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含义。第二部分,国内外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的立法现状与司法现状(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的发展现状做出相应的评析。第三部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不足。该部分是本文的难点部分,是在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其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完善建议。该部分是针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内涵10-13
- (一)公益诉讼与公共利益10-12
- (二)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含义12-13
- 二、国内外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分析13-21
- (一)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域外考察13-15
-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分析15-21
-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不足21-24
-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过窄22-23
- (二)没有明确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23
- (三)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诉讼代表人制度的适用范围缺乏明确区分23-24
- 四、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完善建议24-28
- (一)扩大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24-25
- (二)明确界定“社会公共利益”25-26
- (三)区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诉讼代表人制度的适用范围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立,殷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浅探[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博;;民事公益诉讼简释[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8期
3 张艳霞;;试论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4 张焕霞;;浅谈民事公益诉讼[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5 王莹;;试析民事公益诉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6 祁英香;;浅论架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阮少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与设想[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08年09期
8 王常青;杨卫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黄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10 谭喜龙;;浅谈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初探[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2 冯金如;;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范小华;李刚;;突破传统诉讼理论,打开公益救济之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制度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戚道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浅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孟婵娟;;浅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乔刚;;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宝;;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正[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朝霞;;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周塞军;周小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研究[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敏;民事公益诉讼探析[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高民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朱萍;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三大难题[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记者 牟岚;贵阳中院出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36条”意见[N];法制生活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春明;贵阳中院出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36条”[N];贵阳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安克明;大力推进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4年
7 胡勇;尽快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N];法制日报;2005年
8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何燕;从林雷案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记者 顾烨;无锡:检方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审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赵琳;“两院”启动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N];玉溪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申明;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剑;试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D];贵州大学;2007年
2 田应梅;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07年
3 林峰;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铭;民事公益诉讼原告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卉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宋永刚;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董晓敏;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王晓媛;论民事公益诉讼[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赵海霞;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惠;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9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1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