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政府创新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从地方政府创新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摘要】:从"地方政府创新"个案来观察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要阐明这样一个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以期明确这样一个趋势:俾使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成为相互支持、相互制衡的民主的法治的关系,端赖政府权力法治化、扩权社会(让社会自身组织起来而不是政府把社会组织起来)、扩大基层自治体包括社会组织民众参与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造成一种彼此在法治或宪法范围内行动的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不是统治也不是管控)的良性互动关系。鉴于此,地方政府创新就应该包括在权威合理化和社会组织体制或社会力量的建构之中。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国家与社会 参与制度化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研究”(11AZZ00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21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两者各自遵循的规则和边界变得自证和清晰起来。这个过程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推动力来自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自国家权力和社会力量之间的交集和平衡的互动关系。其间,所谓的“政社分开”一直贯穿于当今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型塑过程当中。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甬祥;提高创新能力 推动自主创新[J];求是;2005年13期
2 李春光;;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三点认识[J];学习月刊;2006年02期
3 阮青;;创新理念的哲学思考[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4 李仁;;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群众;2006年08期
5 李新市;孟祥伟;;创新过程中的两个热点问题[J];学理论;2008年02期
6 蔡贤浩;;论创新及其特征[J];学习月刊;2009年22期
7 吴仕绪;;多功能无弹校枪仪的创新价值[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0年03期
8 陈澎;;创新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J];求索;2012年04期
9 李井伍;;着力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J];江淮;2012年03期
10 赵振宇;正确认识社科成果的创新价值[J];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东;杜稳灵;;企业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2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贵州省老科协、贵阳市老科协课题组;;自主创新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王凤彬;甄珍;;创新研究中的多层次性及其发展前沿[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桂兰;刘莹莹;;实施品牌战略 不断提高我省对外贸易自主创新能力[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隋映辉;赵琨;丁海洋;;建设创新型城市:我国主要问题形成条件及政策建议[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李晓西;赵峥;;对科技创新驱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认识与思考[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黄群慧;;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分析[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志扬;林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龚毅;杨利峰;;双元机制与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相互关系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昌欣;新形势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N];科技日报;2005年
2 井神盐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李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实现企业跨越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磊;创新文化:如何营造软环境[N];科技日报;2007年
4 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 孙建文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土城矿 刘佳跃 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 邢承木;拂去“创新泡沫” 追求“有效创新”[N];工人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江世亮 沈湫莎;把握机遇 立足创新 深化改革[N];文汇报;2012年
6 记者 戴丽昕 通讯员 吴国瑛;立足自主创新 提高引领能力[N];上海科技报;2012年
7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和营销系讲师 尹一丁;找出你的创新短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刘志鹏;在跟踪模仿中走向自主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中国科协党组;把科技创新思想化作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实践[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孙锦;湾区城市成功得益于“有用的创新”[N];深圳特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汪寅;科技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马云俊;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D];辽宁大学;2013年
4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5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凤娣;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希炯;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敏;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桔红;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D];中南大学;2002年
2 王欣;论可持续科技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嘉政;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设计服务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4 蒋晓霞;地方高校区域性协同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马丽娜;当代科技创新伦理冲突的哲学反思[D];重庆大学;2010年
6 徐建桂;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飞;大学创新文化和创新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赖晓飞;培育有利我国知识创新的社会机制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蒋显荣;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D];湖南大学;2003年
10 邵羽;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9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1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