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启蒙及其路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08: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启蒙及其路径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 主体意识 启蒙 路径


【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政治民主化、文化大众化、教育普及化也迅速展开,但与这种急速的社会变化相伴随的人的现代化却相对滞后,主要涌现出公民法治意识缺失、制度性腐败、公民道德滑坡等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使公民主体意识成为人民日益关注的焦点。 公民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内在体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特殊精神动力。公民主体意识,标志着人的发展状态,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和自由的程度,公民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精神的弘扬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公民主体意识的启蒙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影响我国公民主体意识产生的缘由在于传统社会下人的主体先天缺陷及近代社会下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艰难启蒙。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存在的公民主体意识的缺失、封建传统文化遗毒尚未根除、公民社会发展滞后、民主制度不健全、公民教育乏力等社会现实问题,,运用历史与逻辑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当代中国仍然是缺乏主体性的自我启蒙的社会。因此,要使公民主体意识得到彻底的觉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参与制必须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公民文化、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土壤;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公民教育机制激发公民自身自觉地形成现代人的特质,完成从传统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霍雪辉;;试析“两课”教学中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0年07期

3 顾伟;;论人的主体性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4 王洁欣;;公民意识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3期

5 王三秀;公民主体意识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洪跃雄;郭元元;;公民社会:一个孕育着公民主体意识的社会[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8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J];开放时代;2010年10期

9 赵红卫;;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0 王先勇;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防止腐败蔓延的根本保证[J];理论与改革;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1148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48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