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重庆地区近代警察制度
发布时间:2017-11-15 07:01
本文关键词:试论重庆地区近代警察制度
【摘要】:警察,是国家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暴力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在清末创设近代警察制度之前,中国长期实行的是司法和行政合一、军警一体的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尽管警察的基本职能没有变化,但是分工却越来越精细,警察在国家政权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显著了。 重庆地方的修志传统和历史档案,为研究历代司法制度提供了广泛素材。但由于创设警察时间较晚,历史资料中关于警政的记述较少。四川学者向楚编修《巴县志》,开创性地设置“军警篇”而不像其他旧志只设武备志,为后来者提供了从清末到抗战爆发前,,重庆地区的警察概况。但向修《巴县志》对当时的警务活动记述不详,只对警察机构的演变和职官罗列详细。由于军阀混战和重庆大轰炸影响,当时的警察档案建设非常滞后。加之重庆是全国少数最后解放的大城市,国民党在溃败之际销毁大量警政档案,新中国成立后接收的敌伪档案又遭历次运动破坏不少,重庆警政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 尽管困难不少,本文利用现存资料,借法文化的视角考察了重庆警察法制及其环境,从中探寻地方警政制度的近代化特征和规律。通过对传统地方警察特点的对比,论证重庆警政在警察队伍的职业化、警察内容的社会化、警察权力的法制化及警察权力的统一上出现的进步倾向,动态寻找到重庆警察制度近代化的基点。 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和西方警政制度的引进,是重庆警察近代化的基本变量,重庆警察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特点:一是警察队伍的职业化。这包括警察机关执法培训的实战化,警官任用的专业化,警察服制的身份标示化,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警察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警察内容的社会化。这包括了机构设置、警察目标、警察措施和警察人员的社会化。在理论和形式上,重庆警察的社会属性得以确立,警察的社会意义得到广泛承认。三是警察权的法制化。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民主和宪政成为历史潮流。当局为了使自己的警察权力运用“合法化”,将执法依据、执法教育、执法过程数个方面装点为体现“法治”,给民众以“依法办事”的印象。同时,重庆警察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其组织机构演变和警察权力集中上出现统一性,军事色彩在淡化,专门警察机关逐步代替民间力量管理社会。 考察重庆地区警察制度的发展状况,重庆警察在同期许多方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其职业化、国家化、法制化均有出色的表现,体现了重庆近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但受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思想等综合因素的制约,重庆警察近代化的实践效果多停留于理论或法规条文的层面,不尽人意。传统的、更加反动的专制统治效果借助近代警察形式得到充分落实,从一个片段反映出整个警察制度在近代中国本土化的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9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一兵;北京近代警察制度之区划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刘海年;;中国警察制度发展史略[J];公安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3 刘君玲,匡萃冶;对我国公安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高岩;;警察职业化的历史沿革、制度体系及其建设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赵炜;;公安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J];公安研究;2006年02期
6 张翼飞;;我国公安法制工作创新之历史考察(1949-1978)[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7 黄臻睿;;公安档案于公安历史文化传承作用之研究[J];公安研究;2012年08期
8 姬素兰;;我国公安领导体制形成之历史回顾[J];公安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9 郑津珠;赵学刚;;警察概念的逻辑辨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兆端;;警察历史研究论要[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188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8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