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交往、规范与制度: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批判指向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15 08:20

  本文关键词:交往、规范与制度: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批判指向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法兰克福学派 法治国 当代思想 思想动态 批判理论 工具理性 雷泽 交往行为理论 行动理论 社会批判


【摘要】:正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的思想动态凝聚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哈贝马斯90年代初出版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可以说就是这一反响的结果。而在此之前的《交往行动理论》则是他在后工业或者说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种时代境遇下的思考。在其思想的这一发展进程中,哈贝马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动态研究与批判”(编号2014YCXZD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089.1
【正文快照】: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当代思想家,哈贝马斯的思想动态凝聚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哈贝马斯90年代初出版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京;评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生态理论[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赵海峰;;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想维度和现实维度[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张平功;批评理论: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4 郑召利;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和阐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姝君;批判的武器——从法兰克福学派看艺术的功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陈志刚;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困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汪洋;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5期

8 王赳;;“法兰克福学派”对文明社会的批判评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陈乐;;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10 郭嘤蔚;;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召利;;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和阐发[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鲍金;;发现意义:大众文化再阐释——兼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分野[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一兵;;后人学·无调哲学·否定的辩证法——阿多尔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转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5 范晓丽;;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学明;;评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仰海峰;法兰克福学派启蒙思想的困境与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编译 黎文;二战中的法兰克福学派[N];文汇报;2013年

3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王才勇 译;法兰克福学派在亚洲的接受史及影响[N];文汇报;2008年

4 ;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转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周穗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纯一;思想史能够保存哲学上的“濒危物种”[N];文汇报;2014年

7 戴晖;图书推荐思想的主角与场景[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3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琰;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高健;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西萍;对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丽群;法兰克福学派心理机制批判的理论及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陈振芳;法兰克福学派“人化的自然”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小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张圣洁;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耿连娜;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向华;法兰克福学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班丽娜;法兰克福学派科技理性评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宁云峰;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批判[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9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89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