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村治模式的多样化与法治化
本文关键词:乡政村治模式的多样化与法治化 出处:《河北法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农村治理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县政乡治"、军阀混战的"乱政"、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再到1982年后的"乡政村治"。乡政村治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历史选择,但其运行的具体模式尚不明确。在党中央的积极号召下,多样化的农村自治模式正在各地农村兴起,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法治化是乡政村治多样化模式实践成果的保障。乡政村治模式的法治化包括乡政权、村自治权二者关系的法治化;农村自治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农村发展促进政策的法治化。
[Abstract]:The rural governance of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e feudal dynasty "the county government and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the warlord melee "the disorder politics",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combine together". After 1982, the rural governance is the historical choice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 specific mode of its operation is not clear, under the active cal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diversified mode of rural autonomy is emerging in various rural areas, and has made good achievements. The rule of law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the diversified mode of rural governance. The rule of law of the mode of rural governance includes the rural regime. The rule of la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 autonomy and the village autonomy; The rule of law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rural autonomous power; Rural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legalization of polic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治理中社会矛盾化解与法治保障研究》(13BFX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422.6
【正文快照】: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我国目前约有人口13.4亿,6.7亿居住在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1)。农村治理占据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亨廷顿所言:“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冲突的根源”[1]。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钦;辜锡庭;;乡政村治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09期
2 陈一收;赵麟斌;;单摆模型:一种解读乡政村治的新范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甘信奎;;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及未来走向——从“乡政村治”到“县政乡社”[J];江汉论坛;2007年12期
4 丛林;;我国乡政村治模式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魏录;朱勃勃;;积极自由视角下的乡政村治模式优化:一个分析框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崔建国;;实现“乡政村治”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J];唯实;2012年07期
7 范毅,蒋祖顺;“乡政村治”的新课题:良性对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倪洪涛;“乡政村治”关系的行政法思考[J];行政与法;2000年03期
9 范毅;农村政治制度创新:“乡政村治”的良性对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范毅;“乡政村治”良性对接的实践难题和基本对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春荣;;关于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潘兆民;;中国大陆“乡政”对“村治”运作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裴兴斌;宝鸡乡村要搭网络快车[N];宝鸡日报;2010年
2 郝海波;农村基层治理要协调好乡政村治关系[N];学习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张晶晶;探索“第三波段”下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N];中国社会报;2014年
4 冯呼和 杜润锁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五三二”工作法给内蒙古农村带来了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彬;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乡政村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伟;农村社区数字治理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艳;“乡政村治”格局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熊经纬;“乡政村治”格局中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凯;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乡政村治”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胡国强;村庄场域的非均衡利益博弈[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邢计梅;“乡政村治”的制度分析与均衡性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海;“乡政村治”体制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蔡茂;“乡政村治”的政权组织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汪玲;乡政村治背景下的乡村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7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3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