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浅析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的现实价值

发布时间:2018-08-16 09:54
【摘要】:民主是法治的重要价值因素,虽然现代国家民主进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但各国依然选择以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路径。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在提出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发掘了较有新意的协商民主论,希望通过交往行为来达到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状态。
[Abstract]:Democracy is an important value factor of the rule of law. Although the democratic process of modern countries presents a variety of forms, countries still choose to maintain the democratic rights of citizens as an important path of political life. Habermas of Marx and Frankfurt School has explored the new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hoping to achieve a peaceful and stable social state through communicative behavior.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B51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重返理性——风险与希望同在: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维度[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石敏敏;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社会交往理论──论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齐勇;;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价值问题的差异比较[J];学术交流;2011年03期

4 刘家良;;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交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朱凤青;冯学佳;;哈贝马斯技术批判理论探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刘占虎;;范式革新抑或历史超越——评析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和旨趣[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徐连明,韦学霖;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兼论其与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异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8 莫茜;;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6期

9 欧力同;;交往的理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04期

10 艾四林,车锐敏;超越意识哲学——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交往理论转向[J];北方论丛;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晓蓓;刘开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谈福柯和哈贝马斯的争论[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开会;;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傅永军;;语言、理解与交往行为的意义解释——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诠释学意识(提要)[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傅永军;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综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沈尚武;;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诠释学普遍性探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马丁·贝克·马图斯蒂克;陈旭东;汪行福;;卓越人生与批判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9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10 艾四林;;康德和平思想的当代意义——哈贝马斯、罗尔斯对康德和平思想的改造[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哈贝马斯:为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寻找替代品[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刘守序;紧紧咬住理论链条上的那一环[N];金融时报;2010年

3 谢永康 南开大学哲学系;形而上学批判的有效途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段钢;以对话和交流来消弥人权观念差异[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贺翠香;承认与蔑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李薇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哈贝马斯调节价值冲突的规范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版编辑;现代性的建构与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8 袁贵仁 杨耕;马克思与我们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N];法制日报;2008年

10 谢永康 南开大学哲学系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德国哲学杂志》的历史与今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田润锋;哈贝马斯理性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夏宏;哈贝马斯法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9 陆玉胜;商谈、法律和社会公正[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杨淑静;重建启蒙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学佳;关于哈贝马斯技术批判理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白永雪;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的比较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吴晓春;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厚田;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孙高明;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杜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学敏;论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曾海军;哈贝马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理论[D];湘潭大学;2004年

9 徐震;简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改造[D];苏州大学;2003年

10 马珂;论哈贝马斯的国际政治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85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185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