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8:00

  本文关键词: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一方面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另一方面政治制度文明的创新发展也在不断推进政治文明的进步。对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言,静态政治制度文明承载着理性政治意识文明和动态政治行为文明,如何建设就显得更为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不是对原有制度的否定,而是在坚持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围绕这一主题,本文分以下四大部分展开说明:第一部分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蕴涵解析。主要是解析相关概念,指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吸收国内外一切政治制度文明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应有视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方面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创新的根本要求。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部分,阐述了巩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原则要求与基本内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立论基础,在整个文章中起到奠基性的作用。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选择与评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选择部分,论证了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政治制度价值,集体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社会伦理价值,公平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社会制度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评价标准部分,从现代政治制度文明的共性标准和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文明的绩效标准两大方面入手,指出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共性标准。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决策民主科学和保障政府依法行政和依宪行政是当前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绩效标准。通过这两个部分的论述,意在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不是对自身制度的否定,而是在承继制度基本内核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功能定位与依赖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功能定位部分,论述了当前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创新建设的制度功能追求必然要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定向功能,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治保障功能,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进步的社会发展功能以及社会利益多元境况下不同阶层的利益整合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依赖要素部分,从观念、文化、规则和组织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权利平等观念、权利主体意识和权利本位观念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重要观念要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权力文化,以先进的权力的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其观念要件。用制度的约束性来指引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其文化要件。以体现公平与效率为主旨是制度文明的规则要件。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优化整合党、政、工、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政治制度文明创新建设的组织要件。第四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指明了党的执政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先导,人民民主制度完善与创新是其创新的基础,法制建设创新为其保障,主要从依靠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进一步加大中国共产党创新力度两个方面,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主体力量与主导力量。
【关键词】: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制度创新 人民民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一、引言10-13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思路11
  • (四) 研究方法11
  • (五) 创新之处11-13
  • 二、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蕴涵解析13-23
  • (一) 政治文明与制度创新的概念解读13-15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原则要求15-17
  • 1. 立足中国国情是基本前提15-16
  • 2. 借鉴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成果是应有视界16
  • 3.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是根本要求16-17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17-23
  • 1. 巩固根本政治制度18-19
  • 2. 完善基本政治制度19-21
  • 3. 创新具体政治制度21-23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选择与评价标准23-27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选择23-24
  • 1. 政治制度价值:人民民主23
  • 2. 社会伦理价值:集体主义23-24
  • 3. 社会制度价值:公平公正24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评价标准24-27
  • 1. 现代政治制度文明的共性标准25
  • 2. 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文明的绩效标准25-27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功能定位与依赖要素27-33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功能定位27-30
  • 1. 价值定向功能27-28
  • 2. 政治保障功能28-29
  • 3. 社会发展功能29
  • 4. 利益整合功能29-30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依赖要素30-33
  • 1. 观念要件30-31
  • 2. 文化要件31
  • 3. 规则要件31
  • 4. 组织要件31-33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33-39
  • (一) 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3-35
  • 1. 理性力量:人民的民主政治诉求33-34
  • 2. 物质力量:人民的物质利益追求34
  • 3. 直接动力:人民的改革要求34-35
  • (二) 加大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力度35-39
  • 1. 以党的执政制度创新为先导35-36
  • 2. 以人民民主制度完善与创新为基础36-37
  • 3. 以法制建设创新为保障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全;浅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J];理论月刊;2004年11期

2 戴均;论政治制度文明的评价标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戴均;试析政治制度文明的内在结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邱秀华,刘双;教育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关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5年11期

5 何影;;影响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J];理论与改革;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王增国;单惠惠;;政治制度文明的涵义、功能及其发展进程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李荣娟;;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3期

9 林子华;政治制度文明与经济发展[J];学术交流;2003年04期

10 晓忠,晓潭;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与创新[J];世纪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荣娟;;政治文明与政治制度文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桂红;马雅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探析[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均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几点思考[N];西安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均;政治制度文明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卫国;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吴迎君;论我国政治文化发展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D];湘潭大学;2009年

4 孙亚杰;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途径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5 王光;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问题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杨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红菊;公民意识培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支点管窥[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9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