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4:10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这是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社会治理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转变的必然结果。这些农村社会组织中,有发挥行政作用的政治类型社会组织,也有依托经济纽带诞生的经济类社会组织,还有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类社会组织和文化类社会组织。论文从这些组织在治理中的实践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方式、面临的困境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论文选取的两县四村是带有西南地区特色的四个生态经济环境各有区别的样本,形成了特定范围内的差异性。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如监督基层民主、促进公共参与、表达农民诉求、代表农民利益;带领发展经济,承担公共事务,完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风气,推进精神文明等。同时,不同类型的农村社会组织也协同发挥治理作用。同时,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也面临着困境,首先是自身治理能力弱的问题,这反映在一是成员水平参差不齐,能力素质较低;二是组织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三是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抓住机会协同合作。其次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资源不足,这反映在一是政治资源不足,二是经济资源不足。最后农村社会组织还面临着认同度低的困境,这主要是由组织行政化引起的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认识不足。针对农村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困境,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应该从提高农村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加强认同两方面来着手。提高农村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要做好对农村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从制度上对其进行规范,在资源上给予倾斜,在政策上保障发展。加强认同度要从法制和监管上推进农村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社会认识,同时对于农村社会组织经营型治理,实现政治、市场合作的这种新兴形式,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 乡村治理 治理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5
  • (一)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 研究背景8-9
  • 2. 研究意义9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9-10
  • 1. 研究方法9-10
  • (1) 文献检索9
  • (2) 实地调研9
  • (3) 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9-10
  • 2. 研究路线10
  • (三)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3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 国(境)外研究现状12-13
  • (四) 理论基础13
  •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13-15
  • 一、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15-19
  • (一) 关于农村社会组织15-16
  • 1. 社会组织15
  • 2. 农村社会组织15
  • 3. 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15-16
  • (二) 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16-19
  • 1. 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16-17
  • 2.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特点17-19
  • (1)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迅速17-18
  • (2) 社会资源有差异,发展不均衡18
  • (3) 与乡镇政府关系微妙18-19
  • 二、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作用的实现:基于广西两县四村的调查19-34
  • (一)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作用19-23
  • 1. 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民公共参与的促进者19-21
  • 2. 农村社会组织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监督者21-22
  • 3. 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民利益诉求的代表者22-23
  • (二)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经济作用23-26
  • 1. 农村社会组织是村民致富的引领者23-24
  • 2. 农村社会组织是规模生产的组织者24-25
  • 3. 农村社会组织是重构集体经济的主导者25-26
  • (三)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村治理中的社会作用26-30
  • 1. 农村社会组织是社会保障的完善者26-27
  • 2. 农村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27-28
  • 3. 农村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28-29
  • 4. 农村社会组织是社会规范制订的参与者29-30
  • (四) 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文化功能30-32
  • 1. 农村社会组织是文化服务的提供者30-31
  • 2. 农村社会组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者31-32
  • (五) 不同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特点32-34
  • 三、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34-45
  • (一) 农村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局限性34-36
  • 1. 农村社会组织成员基本素质有待提高34
  • 2. 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比较松散34-35
  • 3. 农村社会组织交流协同不够35-36
  • (二)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资源不足36-39
  • 1. 农村社会组织政治资源匮乏36-37
  • 2. 农村社会组织经济资源紧张37-38
  • 3. 农村社会组织人才资源紧缺38-39
  • 4. 农村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缺乏39
  • (三) 农村社会组织认同度较低39-45
  • 1. 农民对待农村社会组织归属感不强39-41
  • 2. 政府对待农村社会组织信任不足41-45
  • 四、进一步激发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活力的对策45-55
  • (一) 加强农村社会组织自身建设45-47
  • 1. 培育高素质农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45-46
  • 2. 架构规范的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系46
  • 3. 搭建农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网络46-47
  • (二) 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的扶持47-52
  • 1. 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精英谋求政治号召力47-50
  • 2. 多渠道为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50
  • 3. 帮助农村社会组织引进和培养人才50-51
  • 4.加强农村社会组织与市场之间的合作51-52
  • (三) 提高农村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52-55
  • 1. 健全法制保障,提升政府认同度52-53
  • 2. 正确引导认识,提升社会认同度53-55
  • (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和凝聚作用53-54
  • (2) 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54-55
  • 五、结束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调查问卷59-61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61-62
  • 后记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春,刘梅芳;利益博弈下的乡村治理——透视村民自治的新视角[J];社会;2003年02期

2 王培刚,余丹;中国乡村治理:反思、困境与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3 盛来运;;“八郑规程”是很好的乡村治理雏形[J];小康;2006年07期

4 肖唐镖;;当前中国农村宗族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对新近研究的评论和分析[J];文史哲;2006年04期

5 汪萍;;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动员问题探讨——以河北定州翟城村为例[J];理论月刊;2006年12期

6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年11期

7 苗树彬;王天意;;困惑与出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专家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5期

8 夏单坤;;“四十亩抛荒地”话乡村治理[J];中国乡村发现;2006年01期

9 申端锋;;乡村治理的博弈术与正当性[J];读书;2008年04期

10 周朗生;;乡村治理的理论诠释——从治理到乡村治理[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福营;;当代乡村治理变迁的特点和经验——以建国60年来的浙江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正繁;;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探析[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3 郭书田;;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银华;陈霄;;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格局的变化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德芳;;民国时期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以河北定县为例[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7 方俊;郭正林;;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研究:安徽呈东村调查报告361[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伍军;;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分析——以湖北麟村为个案[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9 苗青田;卢凤超;;浅谈完善村民自治[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二等奖论文摘要[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 贺雪峰;乡村治理基础研究的深化:从社会基础到价值基础[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李克杰;开除“村籍”暴露乡村治理短板[N];法制日报;2012年

3 中共连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戚华海;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鲜活样本[N];南方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秀娟;乡村治理的另一种范式[N];山西日报;2013年

5 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 王兴於;创建幸福村落是乡村治理的新路子[N];农民日报;2013年

6 张英洪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乡村治理要强化维护发展农民基本权利[N];农民日报;2014年

7 汤嘉琛;激活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N];光明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 秦德胜;努力实现“五好”目标 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N];绍兴日报;2014年

9 报道组 魏康星 通讯员 金毅;金东创新机制培养乡村治理能手[N];金华日报;2014年

10 沈昕 凌宏彬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经济发展研究处处长 博士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徽州宗族“善治”:乡村治理启示录(下)[N];中国社会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乡村经营性治理的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苗树彬;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商兆奎;唐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康菊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疆乡村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6 范洪亮;非均衡状态下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阎占定;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星;乡村治理中的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郑庆基;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公私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小林;我国乡村治理中的条件拒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樊亚军;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守智;信息不对称与乡村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殿君;村民自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张书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8 李晓南;“半熟人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英姿;利益表达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3年

10 郭伟;乡村多元治理路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0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