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在校大学生民主法治价值观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9:22
【摘要】: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我们对贵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民主法治价值观进行调研。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已觉醒、民主法治价值取向矛盾化、在校大学生对我国民主法治的信仰尚未形成三种现状。本文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进而从深化高校民主法治教育、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环境和提高大学生自身法律素养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民主法治价值观。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黄文艺;;论法律信仰的类型——兼析中国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孙洪坤;沉默权的代价[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陈殿林;法治文化环境设计略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王青梅;赵革;;“法律与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赵爽;卞洋洋;;刍论气候资源的法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杨毅;;野蛮拆迁的文明衍进——我国征地拆迁行政补偿机制的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国徽;;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史祥龄;;试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李向平;;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从中国宗教—信仰间的供需关系谈起[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10 孙育玮;胡志民;陈川;袁军;施延亮;费长山;武玉红;;“上海市民法律意识调查”课题总报告[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杨文涛;论行政裁量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2期

2 范茂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认同状况研究——以温州高校为例[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5期

3 王碗;曹稳;;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年10期

4 李孝华;;基于实证视角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叶华奇;;当代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滕朝军;母华敏;王强;张永丰;;秦皇岛市大学生影视欣赏现状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吴张龙;;信息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3期

8 柴义江;;当代大学生的性现状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黄久红;李小宁;胡金妹;杨建国;朱传桂;于芹生;朱桂琴;;泰州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1期

10 王展;范守君;;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状态现状研究——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J];文教资料;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袭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7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77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