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封建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封建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政治中的残余,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当代”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时期。封建主义文化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它在政治领域的残余主要表现为官本位、人治官僚主义、等级特权及对人自身的束缚等方面。研究封建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从理论意义上而言,有助于探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从实践意义上而言,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有助于在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导言部分分别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分析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作简要的评述;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封建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本章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封建”涵义的不同理解;分析了封建主义文化的两面性;回顾了封建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章,封建主义文化制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封建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人们对权力的崇拜、等级特权、思想僵化等。权力崇拜产生了诸多危害政治发展的现象,如:腐败、社会主义法治的破坏、政府公信力下降等。等级特权的危害主要是:破坏社会公平,破坏市场经济,阻碍改革的进程。思想封闭的危害主要是:教条主义泛滥、个人崇拜盛行等。本章在分析这些封建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同时,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时所取得成果和经验。 第三章,封建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存在原因。本章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比较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稳固的皇权专制制度和古代官僚系统。二是中国历史上未曾经历过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公平、竞争、契约、个性解放等精神,这些精神对消除封建主义文化影响有积极作用。三是对利益诉求缺乏正当性。官本位、特权等思想的存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利益诉求没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现实社会中,私利侵蚀公利、公权侵犯私权的现象发生。 第四章,消除封建主义文化影响的思考。一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解放思想的问题。封建主义文化对个人的束缚,主要体现在思想层面的束缚上,要克服这种负面影响,就要不断解放思想,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政治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在中国,政治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伴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封建残余问题必然会迎刃而解。四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问题。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完善的法治可以有效地消除人治、等级特权等不公平现象,从而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五是借鉴西方政治文明问题,西方反封建历史比中国长的多,在此过程中,它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治体系。对于一些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我们有必要借鉴和学习,,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政治发展的道路。 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研究封建主义文化的影响时,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政治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人类政治生活不断进化、政治体系朝着合理化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政治发展就是在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和摆脱各种不良影响,实现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在现阶段,封建主义文化是政治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封建主义文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如何消除它的影响,本为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二是在研究肃清封建主义文化的影响时,如何对待封建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既有有益成分,也有糟粕成分。本文在批判封建主义文化的同时,力图梳理出哪些成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这样更有利于认识和肃清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
【关键词】:封建主义文化 政治发展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21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0-14
- 二、研究现状和方法14-19
-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19-21
- 第一章 封建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21-54
- 第一节 “封建”概念的考察21-29
- 一、中西封建社会主要特征之比较21-24
- 二、中西“封建”概念联系与区别24-26
-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含义26-29
- 第二节 封建主义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29-44
- 一、先秦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30-35
- 二、秦汉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35-38
-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38-40
- 四、宋明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40-43
- 五、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43-44
- 第三节 封建主义文化的两面性44-54
- 一、封建主义文化的积极方面45-50
- 二、封建主义文化的消极方面50-54
- 第二章 封建主义文化制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54-82
- 第一节 权力崇拜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54-64
- 一、官本位54-55
- 二、官僚主义55-60
- 三、人治60-64
- 第二节 等级特权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64-72
- 一、等级特权的特征64-66
- 二、等级特权的危害66-70
- 三、中国共产党反特权取得的成就70-72
- 第三节 思想封闭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72-82
- 一、思想封闭的特征72-74
- 二、思想封闭的表现和危害74-79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解放的历程79-82
- 第三章 封建主义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82-111
- 第一节 封建社会历史时期长82-92
- 一、漫长的古代皇帝制度82-85
- 二、完备的封建官僚体制85-92
- 第二节 中国未经过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92-100
-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特征92-94
- 二、市场经济的缺失造成封建文化难以消除94-100
- 第三节 利益诉求缺乏正当性100-111
- 一、利益的概述101-102
- 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102-104
- 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导致公共权力异化104-111
- 第四章 消除封建主义文化影响的几点思考111-143
- 第一节 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111-118
-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几种思潮111-113
-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113-115
-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115-118
- 第二节 解放思想是消除封建旧观念旧思想的先导118-124
- 一、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119-120
- 二、解放思想的作用120-124
- 第三节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消除封建主义文化影响的根本途径124-131
- 一、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124-125
-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125-131
- 第四节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是消除封建主义人治的必由之路131-137
- 一、法治是现代政治的基石131-132
- 二、民主与法治共生共存132-134
-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134-135
-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135-137
- 第五节 合理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是消除封建主义文化影响的有效途径137-143
- 参考文献143-150
- 后记1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在改革中克服“还未克服的遗物”[J];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01期
2 ;近期要论[J];党政论坛;1990年12期
3 汪津潮;必须彻底铲除封建残余[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4 ;北京学者谈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J];当代青年研究;1985年12期
5 冯立鳌;“孝”——封建主义意识的深层劣根[J];理论导刊;1988年03期
6 王鸿俊;;小圈子现象不容忽视[J];南方论刊;1997年01期
7 牟德刚;建国后毛泽东关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严昭柱;;始终保持思想文化上的清醒和锐气[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5期
9 林枫;清除封建主义遗毒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00期
10 金泽;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新世纪的重大历史任务[J];前沿;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坤林;胡骄平;周子善;;试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及对策[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白晓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主义遗毒再剖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贺达;;首届年会学术讨论纪要[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4 张兴德;;封建社会末期“盛世”的“怪胎”——就全面辨证地看宝玉的艺术形象问题(之一)[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若钧;;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主义的批判[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6 黄仁贤;;董仲舒对中国封建主义教育模式的构建[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7 张毓茂;;论郭沫若小说的时代特征[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8 黄仁贤;;董仲舒的贤良对策与中国封建主义教育模式的初步构建[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鑫;;概论中华文化遗产之文化语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王元化;;关于文化问题的主客对话[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委党校副教授 张毅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运城日报;2009年
2 樊树志;说滥了的“封建”[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胡德平;重温改革初衷恢复历史真相[N];南方周末;2009年
4 彭小瑜;封建政治经济学与封建主义批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曹玉涛 洛阳师范学院;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出场路径与未来趋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黄春高;略论布洛赫的封建主义概念[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许耀桐;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新发展 新特点[N];学习时报;2003年
8 记者 包尔文 闫s
本文编号:278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