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角下运动式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08:54
【摘要】:1999年在我国“八二宪法”的第三次修改当中,“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针被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正式确认下来。但是目前,在推进法治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运动化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运动式治理”,这种治理方式是否真正符合法治,值得我们反思。所谓运动式治理是指,我国各级政府针对社会突发性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社会治理方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社会”极速扩容,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以“运动式”的专项治理的方式果断进行解决,综合社会效应是明显的,得到普遍赞誉。在我国当前法律运行过程中,运动式治理这种不同于法治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领域方方面面和不同角落,在民主法治理念高扬的今天,对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反思似乎已经成为看重自身权利保障的社会公众的广泛共识。运动式治理植根于中华悠久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之中,一些带有明显历史痕迹的制度建构在五千年文化长河中从来没有中断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牢牢的禁锢住了民众和政府的政治思维,不可避免地左右着“官”的政治理念和统治方法以及“民”对其自身的定位和对“官”的期许。在我国当前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当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中流砥柱是一切政治活动的中心角色,其牢不可破的政治地位和强大的民众基础使得其自然而然成为通过动员最广大民众参与到运动中来达到特定社会治理目标的坚定推动者。然而,法治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进步潮流,运动式治理即使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有用武之地,但是其与法治在本质上是不相协调的,最终必然被法治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得运动式治理逐步符合法治精神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本文编号:2802252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许生;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2 喻中;;论“治-综治”取向的中国法治模式[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3 冯志峰;;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4 衣家奇,姚华;从运动到法治:“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趋势[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郭道晖;;政府治理与公民社会参与[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6 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刘白杨;;论建国三十年间我国的群众运动——从法律角度出发[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开放时代;2011年01期
9 王锡锌;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宋筱婷;柳雁军;;浅谈我国政府“法治主义”的发展轨迹[J];理论界;2009年08期
本文编号:2802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0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