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

发布时间:2017-04-08 04:2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就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拟议行动做出决策所应遵循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的总称。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就是一个提供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性的行动。同时,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也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依附于其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使人们认为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是可接受的。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所依附的和使人们认为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是可接受的那些当前社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应当包括有关生态文明、政治民主、法治国家、可持续发展、环境民主参与、公民的环境权益、正当法律程序的社会规范与价值观。总而言之,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就是要使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符合生态化、法治化以及程序正义的要求。其中,生态化可概括为环境公共利益保护、风险预防、可持续发展。法治化包括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决策应当依法进行,违法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程序正义化是符合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实现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是由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优选方案、反馈完善等环节所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其生态化、法治化、程序正义理念为基础,对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的正当化进行了过程性的制度构建。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由一系列的制度构成的过程。这些制度构成具体包括: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决策成本效益分析、环境风险评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公众参与、听证、告知与获取信息、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 除此之外,在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方面的另一个模式是美国的环境行政决策程序,即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依托,对所有的环境行政决策程序进行了概括性地整合。在立法方面,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和《CEQ条例》规定了正当化的美国政府环境行政决策程序,即政府的任何行政决策都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美国环境保护局公众参与政策(2003年)》详尽地规定环境保护方面的公众参与规则。 同时,以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制度构成为参照,本文分析了我国有关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行政决策程序 正当化 环境保护 程序正义 生态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68;D92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导言12-18
  • 一 、问题的提出:从政府重大决策行为的历史教训说起12-13
  • 二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13-14
  • 三 、文献综述14-16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16-18
  • 第一章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概论18-49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8-30
  • 一 、决策的界定18-19
  • 二 、行政决策的界定19-24
  • 三 、程序、法律程序、行政程序概述24-30
  • 第二节 环境行政决策概述30-44
  • 一 、环境行政决策的定义30-33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的特征属性33-39
  • 三 、环境行政决策的分类39-42
  • 四 、环境行政决策的原则42-44
  • 第三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概述44-49
  • 一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的定义44-45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的构成环节45-49
  • 第二章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之界定及其意义49-67
  • 第一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界定49-52
  • 一 、正当化之概念49-50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界定50-52
  • 第二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现实意义52-54
  • 一 、防止滥权52-53
  • 二 、保障权益53
  • 三 、提升效率53-54
  • 四 、理性决策54
  • 五 、维护稳定54
  • 第三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法律价值54-67
  • 一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工具价值56-62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内在价值62-67
  • 第三章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之理论基础67-89
  • 第一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生态化基础67-69
  • 一 、环境公共利益保护原则67-68
  • 二 、风险预防原则68-69
  •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69
  • 第二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程序正义基础69-81
  • 一 、正当法律程序: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69-71
  • 二 、程序正义:理想的程序保障71-76
  • 三 、程序公开及其制度构成76-79
  • 四 、程序公正及其制度构成79-80
  • 五 、程序公平及其制度构成80-81
  • 第三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法治化基础81-89
  • 一 、法治化原则81-82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合法性82-83
  • 三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之法律责任83-89
  • 第四章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之过程性制度构成89-119
  • 第一节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过程性制度89-104
  • 一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89-90
  • 二 、决策环境影响评价90-91
  • 三 、决策成本-收益分析91-92
  • 四 、环境风险评估92-94
  • 五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94-95
  • 六 、环境公众参与95-97
  • 七 、告知义务与获取资讯权利97-98
  • 八 、获得陈述、申辩机会及听证会98-100
  • 九 、专家咨询100-101
  • 十 、集体审议101-103
  • 十一、合法性论证103-104
  • 第二节 美国的经验:正当化的环境行政决策程序104-119
  • 一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的规范性要求104-107
  • 二 、美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07-113
  • 三 、美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决策的公众参与程序113-119
  • 第五章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之规范分析119-145
  • 第一节 现行立法梳理119-123
  • 一 、中央层面立法119-120
  • 二 、地方层面立法120-123
  • 第二节 现行立法的综合性规定123-129
  • 一 、国务院规范性文件123-126
  • 二 、法律126
  • 三 、行政法规126-127
  • 四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27-129
  • 第三节 现行立法的具体法律制度规定129-140
  • 一 、环境保护列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29-130
  • 二 、行政决策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130-131
  • 三 、与环境行政决策有关的听证131-133
  • 四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133-134
  • 五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134-135
  • 六 、环境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135-136
  • 七 、环境行政决策的集体决定136-137
  • 八 、环境行政决策的专家咨询137-139
  • 九 、环境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139
  • 十 、环境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139-140
  • 十一、环境行政决策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分析140
  • 第四节 现行立法的制度正当化问题分析140-145
  • 一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问题140-141
  •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问题141
  • 三 、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制度问题141-142
  • 四 、环境风险评估制度问题142
  • 五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序问题142
  • 六 、环境公众参与程序问题142-143
  • 七 、专家咨询论证问题143
  • 八 、集体决策制度问题143-144
  • 九 、合法性审查问题144
  • 十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违法责任问题144-145
  • 第六章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非正当化之实践案例分析145-154
  • 第一节 案例 1:PM2.5 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45-149
  • 一 、基本事实145-148
  • 二 、 PM2.5 事件的正面效应与程序疑问148-149
  • 第二节 案例 2:四川什邡环境群体性事件149-152
  • 一 、事件的发生149-150
  • 二 、什邡事件的负面效应与程序反思150-152
  • 第三节 案例 3:宁波镇海 PX 项目事件152-154
  • 一 、事件过程152-153
  • 二 、宁波镇海 PX 事件的负面效应与程序价值的发挥153-154
  • 第七章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之完善154-162
  • 第一节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制度的完善154-156
  • 一 、环境行政决策体制的完善154-155
  • 二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法律体系的完善155
  • 三 、环境行政决策程序违法责任的完善155-156
  • 四 、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完善156
  •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生态化制度的完善156-159
  • 一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156-157
  • 二 、决策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157-158
  • 三 、决策的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的完善158-159
  • 第三节 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程序正义制度的完善159-162
  • 一 、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159
  • 二 、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和听证制度的完善159-160
  • 三 、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的完善160
  • 四 、集体决策制度的完善160-162
  • 结论162-165
  • 参考文献165-176
  • 致谢176-17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西,赵少钦;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孙笑侠;法律程序剖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3 王曦;;论规范和制约有关环境的政府决策之必要性[J];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4 巩固;;环境权热的冷思考——对环境权重要性的疑问[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蔡守秋;环境公平与环境民主——三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吕力;论环境公平及其与环境效率的关系[J];经济界;2004年02期

7 曾哲;;我国重大行政决策权划分边界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8 成龙;张玮;何贵兵;;生态环境决策的多特征属性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年09期

9 薛桂波;;“诚实的代理人”:科学家在环境决策中的角色定位[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10 谭银华;胡慧;;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成本——效益分析[J];前沿;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行政决策程序正当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2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