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规报批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12:08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规报批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规报批制度作为立法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维护法制统一、体现立法民主、增强立法科学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法规报批在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立法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反观我国的法规报批制度,不论是立法完备程度,抑或是实践操作过程,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也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进步伐。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应从报批制度的设立初衷入手,提升对报批制度性质的认识,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实践应当是具体的,关注法规报批制度也是对具体实践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报批制度的含义、性质、历史沿革、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明确报批原则、合理报批程序、逐步改为备案制度这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法规报批制度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报批制度在中国当代法制史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将来,地方立法必将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这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缘由。
【关键词】:立法批准 合法性原则 民族自治地方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我国法规报批制度概述8-12
- (一) 法规报批制度的含义和性质8
- 1. 法规报批制度的含义8
- 2. 法规报批制度的性质8
- (二) 法规报批制度的历史沿革8-10
- 1. 民族自治地方法规报批制度的历史演变8-9
- 2. 较大市批准制度的由来9-10
- (三) 法规报批制度的必要性10-12
- 1. 报批制度可以保障立法的法治原则得以有效贯彻10-11
- 2. 报批制度可以保障立法的民主原则得以有效实现11
- 3. 报批制度有助于立法的科学性11-12
- 二、我国法规报批制度之不足12-16
- (一) 报批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12-14
- 1. 在我国现行立法体制下报批制度属于例外12
- 2. 报批制度导致立法权的不独立、不完整12
- 3. 报批制度导致立法主体间的不平等12-13
- 4. 批准原则过于笼统13
- 5. 批准程序不完善13-14
- (二) 报批制度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14-16
- 1. 妨碍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的实现14
- 2. 使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批准流于形式14-15
- 3. 增加了批准机关的负担15-16
- 三、报批制度的完善对策16-21
- (一) 明确批准原则16-17
- 1.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批准原则16-17
- 2. 较大市立法应遵循的批准原则17
- (二) 建立统一规范的报批程序17-18
- (三) 在完善备案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将报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18-21
- 结语21-22
- 注释22-24
- 参考文献24-26
- 致谢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祖年;试论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较大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权[J];法学评论;1990年06期
2 宋才发;;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1期
3 崔卓兰;赵静波;;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力关系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吉雅;程建;;新时期自治县(旗)单行条例的发展与完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利群;;试论地方立法中的报批程序[J];人大研究;2006年09期
6 陈光;;该如何构建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立法关系——兼评《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0期
7 郎维伟;王允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与法律视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7期
8 吉雅;程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实证分析[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孙潮,徐向华;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10 孙潮,荆月新;论立法监督[J];政治与法律;199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明喜;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规报批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