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11 20:11

  本文关键词: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微博出现了,并且以其双向选择的关注机制、简短的信息内容编辑、实时的信息发布、广播式的公开传播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亲睐。它的迅猛发展及巨大影响力甚至让很多传播学界的学者们始料未及。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极大地解放了民众的话语权,激发了民众参与讨论公共事务的热情,为新时代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民主状态的象征,在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中扮演着日益凸显的重要角色。它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以公众舆论的形式反映着社会公众的问题与意见,制衡着国家权力,并为国家的决策与政策制定出台提供了参考基础。尤其是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国民意识普遍高涨,权力意识普遍增强,公共话语空间的力量也越发强大,这就对国家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微博作为新兴事物,极大地拓展了公共话语空间,应当引起学界及政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则是从公共话语空间的概念、理论来源入手,结合传媒技术的变革介绍了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又通过对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考察,进而在对比中分析了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最后对微博建构公共话语空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并给出了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微博 公共话语空间 公共领域 微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9-10
  • (二)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2. 国外研究现状12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12-14
  • 第二章 公共话语空间概述14-20
  • (一) 公共话语空间的理论溯源14-17
  • 1. 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探讨14-15
  • 2. 康德关于“公共性”的探讨15
  • 3. 阿伦特的“三分”理论与“言说的行动”15-16
  • 4. 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16-17
  • (二) 对公共话语空间的界定17
  • (三) 公共话语空间的特征17-20
  • 1. 公共话语空间独立于个人和社会力量之外18
  • 2. 公共话语空间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关注点,且内容公开18
  • 3. 公共话语空间由公众组成话语主体,强调对话18-19
  • 4. 公共话语空间的自我表达更具有草根性和平等性19-20
  • 第三章 我国公共话语空间与大众传播媒介20-25
  • (一) 我国公共话语空间的萌芽期(1978年—1992年)20-21
  • (二) 我国公共话语空间成长期(1992年—2000年)21-22
  • (三) 我国公共话语空间初步形成期(2001年—2006年)22-23
  • (四) 我国公共话语空间快速发展期(2006年至今)23-25
  • 第四章 微博对我国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25-34
  • (一) 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优势分析25-28
  • 1. 微博的话语辐合传播模式增强了公共话语空间的共通的意义空间25-27
  • 2. 微博文本的碎片化缩短了公共话语空间对话的时间27-28
  • (二) 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28-34
  • 1. 微博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话语空间28-29
  • 2. 微博建构具有丰富话题内容的公共话语空间29-30
  • 3. 微博建构即时对话的公共话语空间30-32
  • 4. 微博建构影响力更大的公共话语空间32-34
  • 第五章 微博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的问题与对策34-40
  • (一) 微博建构公共话语空间存在的问题34-38
  • 1. 商业因素侵蚀微博建构的公共话语空间34-35
  • 2. 虚假信息泛滥严重破坏了微博建构公共话语空间35-36
  • 3. 微博公共话语空间的主体更容易丧失理性36-37
  • 4. 微博分散了公众关于社会事务的关注点37-38
  • (二) 对策研究38-40
  • 1. 注重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38
  • 2. 建构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38-39
  • 3. 建立有效的微博信息传播的把关与管理方式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文胜;;从微博和世博看“舆论体”[J];成功营销;2010年05期

2 ;方兴东:博客的发展与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走势[J];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04期

3 秦沈;;公民意识的崛起与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J];当代电视;2008年08期

4 Cornel;;微博是不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东西[J];电脑爱好者;2010年07期

5 顾广欣;;网络媒介与受众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从2008年网络热议话题说起[J];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6 莫文婷;张树林;;网络公众话语权与民主政治建设[J];东南传播;2009年05期

7 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8 王志永;鲁啸;;媒介融合环境下公民话语空间的变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吴晓明;;群体性事件中的自媒体作用考察[J];江海学刊;2009年06期

10 沈晓梅;;微博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话语空间——以人民网两会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微博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