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现代化、不断求解现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来,有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民主、法制、从严治党、四个现代化等一系列理论,成为如今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形成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论述和文献,概括总结出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首先从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学术界关于治理、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概念的研究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出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概念。然后从三个方面对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着眼于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从国外、国内和党内背景三个方面入手,对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刻解析。从理论渊源、理论基础和理论借鉴三个层面分析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最后通过收集和整理邓小平的相关文献和讲话,梳理出邓小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比较发现其思想的深化与发展,从而明确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历史特点。首先,全面梳理邓小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理论。其次,通过对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点。第四部分,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一部分的研究重点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内容 基本特点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文献综述9-15
- 引言15-16
- 一、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16-24
- (一)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16-20
- 1.治理、国家治理16-18
- 2.国家治理现代化18-19
- 3.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19-20
-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价值20-24
- 1.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认识20-21
- 2.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21-22
- 3.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22-24
-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24-40
- (一)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背景24-28
- 1.国际背景:西方国家治理实践和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发展24-25
- 2.国内背景:建国以来国家治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25-27
- 3.党内背景:政治组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促进党内人士的思想得到解放27-28
-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条件28-33
- 1.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理论28-29
- 2.理论基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思想29-31
- 3.理论借鉴:中国传统的治国理政思想和西方国家治理理论31-33
- (三)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33-40
- 1.孕育萌芽阶段:1975年整顿至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33-35
- 2.基本形成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35-38
- 3.成熟完善阶段:十三大之后至1992年南方谈话38-40
- 三、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特点40-58
- (一)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40-52
- 1.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40-43
- 2.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43-46
-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46-52
-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历史特点52-58
- 1.基本属性: 人民性53-54
- 2.显著特点: 时代性54-55
- 3.落脚点: 务实性55-56
- 4.力量源泉: 开放性56-58
- 四、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58-66
- (一)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价值58-61
-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58-59
- 2.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9-60
- 3.奠定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60-61
- (二)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实践价值61-66
- 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纯洁党风61-62
- 2.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62-63
- 3.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63-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青;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视野和方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06期
2 啸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走向民族复兴之路》评介[J];发展论坛;2000年12期
3 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01期
4 朱峰;浅议马克思的非欧国家现代化思想[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5 宋培基;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6 喻冰;;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意义[J];理论界;2008年03期
7 陈春燕;赵继伦;;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多维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4期
8 吴建伟;;列宁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刘长军;;四重维度下经典作家的现代化思想[J];学术论坛;2013年06期
10 杜寿杰;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新收获——《走向民族复兴之路》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宁;;试析瞿秋白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宁宁;;试析瞿秋白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曹天忠;;论雷沛鸿的教育现代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国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项光勤;;瞿秋白与同时代人现代化思想比较[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8 李恩广;;论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发展[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曾庆均;;论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10 彭志敏;;邓小平比较视域中的现代化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卞敏;全国社科院系统研讨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2 崔光胜 徐益成 (湖北省行政学院 中共荆门市委党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伟;任鸿隽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伊礼;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5年
3 张小卫;胡锦涛现代化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牛晶晶;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王华;李大钊现代化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郝婧;周恩来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杨晓燕;李鸿章技术现代化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赵庆华;建国后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9 吴付法;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10 宋艳阳;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思想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