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农村法治的嬗变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7-04-14 01:11

  本文关键词:论农村法治的嬗变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治作为调整现代社会的有效机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依靠传统民间法作为主要调节和运行手段的中国农村社会也终将步入现代法治轨道。所以,研究中国农村法治的过去和现状,探求适合和有助于促进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的进路,对于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白鹿原》为视角分析农村由传统型向法治型嬗变的这一过程。之所以以《白鹿原》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是因为它极具张力的语言和不落俗套的故事,更因为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形态、经济关系形态、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意识的存在形态,还因为它表现了封建社会结构所经受的不可抗拒的转换、变化和解体。国家权力不断下沉,宗族制治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在内外合击之下封建社会结构逐步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农村秩序的重构。传统乡土农村在以法治秩序为主导的多元秩序治理下,开始向现代化、法治化的农村转型。 当然,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与传统隔绝,批判传统的目的不在于斩断传统而在于反思如何利用传统资源建设现代法治,传统是现代法治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农村法治的建设不仅需要传统资源,更需要现代性的法治价值。现代性的法治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民主理性,以人为本,讲究法律的权威,这就要求农村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成熟完善的法律,更需要民主公正的制度,培养农民法治精神,促使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法治是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是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欲达到这种秩序状态,不能单靠法律的参与,更要以包容的情怀允许多种价值的实践存在。可以说,农村的法治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性因素,只有行动起来消除这些障碍才可能建设一个美好的农村,,行动中的问题需要在行动中加以完善。
【关键词】:法律多元主义 农村法治 宗族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D4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0
  • 0.1 对于农村法治问题的理解9
  • 0.2 小说《白鹿原》与农村法治建设的关系9-10
  • 1 法律多元主义下的法治10-14
  • 1.1 法治理解的迷惑10-11
  • 1.2 法治内涵的反思11-13
  • 1.3 法律多元主义下的农村法治13-14
  • 2《白鹿原》代表的传统农村社会的治理模式14-18
  • 2.1 宗族制的权力结构14-17
  • 2.1.1 族长——白鹿原上的最高行政长官15
  • 2.1.2 《乡约》——白鹿原上的乡土法典15-16
  • 2.1.3 祠堂——白鹿原上的衙门16-17
  • 2.2 儒家思想贯穿社会文化17-18
  • 3 传统农村社会的裂变18-26
  • 3.1 传统农村宗族社会解体18-23
  • 3.1.1 国家政治权力的侵入19-20
  • 3.1.2 族长、《乡约》、祠堂模式瓦解20-22
  • 3.1.3 宗族制内部的抗争22-23
  • 3.2 儒家思想遭遇反叛23-25
  • 3.2.1 儒家传统思想的封建性23-24
  • 3.2.2 自由、民主思想对儒家文化的冲击24-25
  • 3.3 宗族制衰落的必然性25-26
  • 4 农村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重构26-30
  • 4.1 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法治建设26-27
  • 4.2 法律资源的补给27-28
  • 4.2.1 立法资源的补给27
  • 4.2.2 法律人员资源的补给27-28
  • 4.3 民主政治渗入农村社会28-30
  • 4.3.1 村民自治组织28-29
  • 4.3.2 基层民主选举29-30
  • 5 农村法治的进路30-36
  • 5.1 传统资源的挖掘30-32
  • 5.1.1 儒家文化的智慧30-31
  • 5.1.2 对民间法的包容立场31-32
  • 5.2 政府权力的界限32-33
  • 5.3 转变农村经济模式33-34
  • 5.4 培养农民法治精神34-36
  • 5.4.1 农民价值观念的提升34-35
  • 5.4.2 培养农民权利意识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4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祖军;;论陈忠实《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思想[J];沧桑;2009年03期

2 孟文科;陈慧英;;乡约的演变:民国乡村的基层行政与社会控制——以《白鹿原》及关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3 喻名峰;;后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刘宁;;《白鹿原》与《吕氏乡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梁治平;从“礼治”到“法治”?[J];开放时代;1999年01期

6 刘碧莹;;法治建设与构建和谐农村途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陈静;;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困境及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07年06期

8 卞冬梅;;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土社会的解构与重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饶旭鹏;;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历程——从“乡土社会”到“新乡土社会”[J];开发研究;2012年05期

10 丁关良;农村法治涵义和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论农村法治的嬗变与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4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