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2:15
  现今我国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公民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友善价值观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不仅利于个人的发展,更利于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就学校教育而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正是培育初中生良好思想道德和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研究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初中生友善价值观,对社会、校园、课程本身、学生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友善、友善价值观的概述和《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的友善价值观内容;第三部分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现存问题、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提出培育对策。通过实习调查和查阅文献等方法了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育初中生友善价值观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初中生对友善价值观认知不清、初中生缺乏情感体验、初中生缺少学以致用的能力、初中生参与友善相关实践活动较少。问题产生的背后往往都有客观及主观的原因,因此本文从初中生主观层面和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客观层面进行原因分...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初中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识

初中生,态度,人选,行为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19问题二,192人选择接纳自己的不足属于友善,约占72%;246人选择宽容理解他人,约占93%;221人选择保护自然环境,约占83%;180人选择遵守社会规则,勇担责任,约占68%。此题为多选题,每个选项的选中比例相差不大,说明学生认可友善价值观的分类方式,为本文的分类提供群众支撑。图2-2初中生对友善行为和态度的认识(3)初中生对他人的友善行为和态度调查初中生生活圈子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同伴、老师。这部分提出三个问题,分别调查初中生对于父母、同伴、老师的友善态度,从中发映出初中生对他人的友善态度。问题一,“与父母发生矛盾,你会怎样化解?”98人选择主动向父母道歉,缓和关系,约占30%;130人选择一直生气,直到父母服软为止,约占40%;102人选择不愿沟通,僵持冷战,约占31%。从中可以看出孩子缺少对父母的友善态度,这方面应该加强培育。问题二,“当老师批评你时,你会?”231人选择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约占70%;65人选择表面接受,但心里不服。约占20%;38人选不接受且产生逆反情绪,约占12%。大部分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可以虚心接受,但是任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态度不够端正。问题三,“看到朋友或同学遇到困难你会?”160人选择主动帮助,约占48%;101人选择朋友发出求助信息后再帮助,约占30%;69人选择不提供帮助,约占21%。一半的学生愿意在朋友有困难时主动出手,还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帮助。经过上述调查,大多数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可以做到友善相待,但是也有近

初中生,态度,父母,人选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一半的学生做不到。由此可见培育初中友善价值观的必要性。图2-3初中生对父母的友善态度(4)初中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题一,“对于重庆公交车坠江这类突发性社会事件你会?”有158人选择尽自己所能提供一些物质支持,占比47%;103人选择感到难过,对于遇难者表示惋惜,占比31%;89人选择没有感觉,占比26%。通过调查现实,有近一半的学生面对重大的社会惨剧表示难过,但还有一半的学生情感没有受到很大冲击。问题二,“如果偶遇老人摔倒,你会怎么做?”143人选择主动帮助,约占43%;72人选择不去理会,万一碰瓷,约占21%;115人选择向周围的其他人寻求帮助,约占35%。通过调查上述两个问题,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层面有一定的担当,可以达到对社会的友善态度,但是还有一半的学生在这方面意识不够强,可能与网络上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评论有关,学生受到一些负面、消极观念的影响。


本文编号:3138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38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