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一带一路”框架下反恐怖主义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3:5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发展,沿线地区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渗透的重点地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反恐理论,为“一带一路”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实现普遍安全的共同目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正确利义观”的理念指导下,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反恐合作,保持区域性反恐机制多元有序发展,完善我国反恐合作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与反恐国际法治的有效衔接,从而在法律层面上与各参与国形成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合力,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可持续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通过研究沿线地区恐怖主义形势,了解到“去极端化”成为当前反恐合作的重点方向;大国利益主导和双重衡量标准是当前反恐合作的现状;合作理念差异、法治发展状况不均衡、反恐措施泛化是沿线反恐合作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反恐合作缺乏有效性的宏观原因。第三部分按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组织,逐一梳理其反恐合作法律机制,从而发现各区域性反恐合作规则或规则体系相对自治、缺乏联系的纽带,呈现出“碎片化”现象,同时,相比...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一带一路”框架下反恐怖主义合作的概述
    2.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恐怖主义形势
    2.2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反恐合作现状
        2.2.1 大国利益主导下的合作格局
        2.2.2 反恐合作中的双重衡量标准
    2.3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反恐合作的法律困境
        2.3.1 参与国家反恐合作理念差异较大
        2.3.2 参与国家法治发展状况极不均衡
        2.3.3 法律移植导致反恐措施泛化严重
3 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反恐合作的法律机制
    3.1 中亚地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
    3.2 南亚地区——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代表
    3.3 东南亚地区——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代表
    3.4 中东(西亚、北非)地区——以阿拉伯国家联盟为代表
    3.5 独联体地区——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为代表
    3.6 欧洲地区——以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为代表
4 “一带一路”框架要求下反恐合作国际应对
    4.1 体现“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反恐合作中的“主体性”
        4.1.1 主权平等原则在反恐合作中的实质贯彻
        4.1.2 根据法益衡量原则统一反恐合作的共识
    4.2 缓解“一带一路”各区域反恐合作法律规范的“碎片化”
        4.2.1 利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评估处理各区域规范间冲突
        4.2.2 反恐实践中加强沿线各反恐区域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
        4.2.3 依据国家同意原则启动国家间协调解决冲突规范机制
    4.3 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反恐合作的预防性措施
        4.3.1 加强情报交流研判
        4.3.2 构建联合调查机制
        4.3.3 强化金融监管合作
5 “一带一路”框架要求下我国反恐合作法律制度完善
    5.1 立法层面
        5.1.1 细化我国反恐法律体系中的“去极端化”措施
        5.1.2 防范我国反恐法律体系中的“预防性”风险
    5.2 司法层面
        5.2.1 完善我国恐怖犯罪分子引渡的法律规范
        5.2.2 保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在反恐合作领域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反恐国际合作机制构建[J]. 张桂霞.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2]国内外反恐怖融资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 兰立宏.  刑法论丛. 2018(02)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的国际法战略[J]. 徐军华.  法学评论. 2019(01)
[4]反恐与承认:恐怖主义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价值破碎化[J]. 曾向红,邹谨键.  当代亚太. 2018(04)
[5]“一带一路”共建与比较法学研究[J]. 顾华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8(04)
[6]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或引渡或起诉”义务[J]. 张贵玲.  社科纵横. 2018(08)
[7]中国去极端化的立法起点及发展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相关内容评述[J]. 任惠华,金浩波.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2)
[8]我国反恐刑法立法的“预防性”面向检视[J]. 梅传强,李洁.  法学. 2018(01)
[9]法治视野下打击恐怖犯罪的立法原则探索——以反恐法草案为例展开分析[J]. 赵天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反恐怖主义法》视域下的中国反恐国际合作[J]. 刘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硕士论文
[1]当前国际反恐情报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 邱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40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40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