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情绪的管理》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3 07:29
生活化教学是站在学生角度实施的教学方法,它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内容,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有利于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彰显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从实际教学经历出发,结合对有关文献的学习和实际的调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烟台市XX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教学素材脱离实际生活、教学环节缺乏生活化的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为切实保证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果,本文借鉴相关的文献资料,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在本课程中对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运用,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通过发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等方式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果,以更好的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最后,辅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说明,用案例来展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际操作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生活化教学
2.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三)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4.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二章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思路
4.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
第三章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素材脱离实际生活
(二)教学环节缺乏生活化的设计
1.课堂导入缺乏生活趣味
2.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
3.缺乏生活性的社会实践
4.课后作业重理论轻实践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灵活的引用时政素材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
1.设计趣味性的生活化导入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3.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4.设计多样性的生活化作业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化
2.评价方法多样化
第五章 教学案例:《情绪的管理》
(一)生活化的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2.教学过程
3.教学评价
4.教学反思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情绪的管理》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课后作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肖培东老师课例有感[J]. 姚兰. 新课程(下). 2019(06)
[2]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J]. 黄大鹤.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9(05)
[3]做情绪情感的主人[J]. 付秀丽.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8(10)
[4]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5)
[5]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王郁. 新课程(中). 2017(06)
[6]杜威教育思想初探[J]. 邵蓉蓉,蔡普民. 山西青年. 2017(04)
[7]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 鞠雅榕. 甘肃教育. 2017(02)
[8]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体教学建议[J]. 宋景堂.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9)
[9]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 郑士国.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6(10)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J]. 胡雪芬. 教书育人. 2013(24)
硕士论文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林芝.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D]. 张清菊.重庆师范大学 2013
[3]杜威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意义的研究[D]. 黄俊兴.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4906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生活化教学
2.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2.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三)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4.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二章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思路
4.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
第三章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素材脱离实际生活
(二)教学环节缺乏生活化的设计
1.课堂导入缺乏生活趣味
2.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
3.缺乏生活性的社会实践
4.课后作业重理论轻实践
(三)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2.灵活的引用时政素材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
1.设计趣味性的生活化导入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3.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4.设计多样性的生活化作业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化
2.评价方法多样化
第五章 教学案例:《情绪的管理》
(一)生活化的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2.教学过程
3.教学评价
4.教学反思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情绪的管理》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课后作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肖培东老师课例有感[J]. 姚兰. 新课程(下). 2019(06)
[2]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J]. 黄大鹤.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9(05)
[3]做情绪情感的主人[J]. 付秀丽.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8(10)
[4]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5)
[5]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王郁. 新课程(中). 2017(06)
[6]杜威教育思想初探[J]. 邵蓉蓉,蔡普民. 山西青年. 2017(04)
[7]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 鞠雅榕. 甘肃教育. 2017(02)
[8]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体教学建议[J]. 宋景堂.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9)
[9]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 郑士国.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6(10)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J]. 胡雪芬. 教书育人. 2013(24)
硕士论文
[1]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林芝.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D]. 张清菊.重庆师范大学 2013
[3]杜威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意义的研究[D]. 黄俊兴.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4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5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