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评价及制约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19:13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评价及制约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重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科学的选择能够反映农户生活质量的指标,有利于对农户的生活质量有一个真实的可靠的评价,丰富了整个研究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提出在实际应用中易于分析和评价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由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为制定与实施社会政策提供实证信息和理论分析。同时,通过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定量分析可以正确评价农户的需求满足程度,便于国家和政府管理职能部门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相对照衡量社会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通过这样一种监测功能帮助决策层相应地调整社会对策,以在预期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 本研究以五常市农村地区为主要调查地点,采用分组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五常市三组农村样本,选取三个村内不同收入组50个样本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从经济收入、支出状况、居住状况等方面设计问卷,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了解他们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层次的统计变量进行单变量统计描述统计分析,运用Excel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实现对抽查样本中大量数据资料的归纳、比较和深入的推论性研究,然后对统计结果做出理论分析及相关结论。 本研究首先建立农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典型调查方法,从满意度的角度对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较为一般的结论;其次,通过对农户生活质量的评价,分析影响农户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包括城乡及内部的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管理理念,农业生产成本,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等;最后,针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提出提高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的措施和建议: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引导农户构建合理的消费结构,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增加农村文化教育投资,丰富农户文化娱乐生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户 生活质量 评价 制约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8;F22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8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6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16-18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16-17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18-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2.1.1 农户18
  • 2.1.2 生活质量18-19
  • 2.2 相关理论基础19-21
  • 2.2.1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19
  • 2.2.2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19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19-20
  • 2.2.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20-21
  • 3 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的评价21-40
  • 3.1 五常市概况21
  • 3.2 农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21-23
  • 3.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21-22
  • 3.2.2 指标体系的构成22-23
  • 3.3 评价方法23-26
  • 3.3.1 综合评分法确定综合指数值23-24
  • 3.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24-26
  • 3.4 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的实证分析26-40
  • 3.4.1 数据来源26-27
  • 3.4.2 农户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描述27-35
  • 3.4.3 农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权重的测算35-38
  • 3.4.4 综合评价结果38-40
  • 4 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分析40-44
  • 4.1 城乡及内部的收入差距40
  • 4.2 农村劳动力转移40-41
  • 4.3 政府管理理念41-42
  • 4.4 农业生产成本42
  • 4.5 教育资源不均衡42-43
  • 4.6 医疗卫生服务43-44
  • 5 提高五常市农户生活质量的措施44-48
  • 5.1 增加农户经济收入44
  • 5.2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44-45
  • 5.3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45
  • 5.4 增加农村文化教育投资45-46
  • 5.5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6
  • 5.6 丰富农户文化娱乐生活46
  • 5.7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46-48
  • 6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54-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赵国锋;;国外乡村发展经验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2 罗教讲;张聪;;当前生活质量研究现状的反思——读拉普勒的《生活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08年01期

3 王芳;;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7期

4 赵永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内部现实根据和外部理论条件[J];党史文苑;2011年12期

5 林建永;汤进华;;工业增长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兼《增长的极限》一书介绍[J];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6 何健;农村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3年09期

7 杨清清;郭滕达;廖良才;;《SPSS应用实践》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8 汪毅霖;;生态人类发展指数的原理、构建和应用——基于HDI2010新方法的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测算[J];西部论坛;2012年04期

9 张丽莉;;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10 黄进龙;朱丽;杨庆秋;徐t

本文编号:321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21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