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9:03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进行立法后评估,体现我省发扬民主立法,是提高科技立法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理念的彰显。纵观我国的立法评估工作,我国的科技进步法的评估活动开展的较晚,我省关于科技进步立法评估的机制研究也不多。本文意在构造一个完善的科技进步立法后评估机制,通过对评估主体及对象的选择,原则及标准的设定,程序及方法的筛选,最终形成评估机制,为我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提供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机制,以期能够对我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反馈,为我省科技进步立法发展提供帮助。早些年,一些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了对立法进行评估的重要性,并早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对国外一些国家及国内一些地区的评估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了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实施现状,立足于我省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估机制。最后为评估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该评估机制能够很好的实施下去。同时希望本文能够为这个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进步条例 评估体系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7;D922.1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7-8
  • 1.1.1 选题的背景7-8
  • 1.1.2 选题的意义8
  • 1.2 研究方法、思路8-9
  • 1.2.1 研究方法8-9
  • 1.2.2 研究思路9
  • 1.3 主要内容9-11
  • 第二章 立法后评估机制理论11-15
  • 2.1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概念及特点11-13
  • 2.1.1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概念11-12
  • 2.1.2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特点12-13
  • 2.2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理论基础13-15
  • 2.2.1 立法过程论13
  • 2.2.2 人的有限理性理论13
  • 2.2.3 法的实效性理论13-15
  • 第三章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5-23
  • 3.1 国外立法后评估机制现状及经验15-19
  • 3.1.1 英国立法后评估机制15-16
  • 3.1.2 日本立法后评估机制16-17
  • 3.1.3 欧盟立法后评估机制17-19
  • 3.2 国内立法后评估现状及不足19-20
  • 3.2.1 国内立法后评估现状19
  • 3.2.2 我国立法后评估机制的不足19-20
  • 3.3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现状及出现的问题20-23
  • 3.3.1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实施现状20-22
  • 3.3.2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2-23
  • 第四章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机制的体系构建23-33
  • 4.1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的原则23-25
  • 4.1.1 客观原则23-24
  • 4.1.2 科学原则24
  • 4.1.3 公开透明性24
  • 4.1.4 实效原则24
  • 4.1.5 地方特色原则24-25
  • 4.2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及对象25-28
  • 4.2.1 建立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必要性分析25
  • 4.2.2 引入管理学概念25-26
  • 4.2.3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主体26-27
  • 4.2.4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对象27-28
  • 4.3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标准28-29
  • 4.3.1 合法性28
  • 4.3.2 合理性28
  • 4.3.3 可操作性28
  • 4.3.4 效益性28-29
  • 4.3.5 技术性29
  • 4.3.6 协调性29
  • 4.4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的程序29-30
  • 4.4.1 评估前的准备阶段29-30
  • 4.4.2 评估的实施阶段30
  • 4.4.3 评估阶段30
  • 4.5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的方法30-32
  • 4.5.1 系统分析法30-31
  • 4.5.2 个案分析法31
  • 4.5.3 对比分析法31
  • 4.5.4 成本效益法31-32
  • 4.6 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的结果处理32-33
  • 4.6.1 评估报告的公示32
  • 4.6.2 评估结果的运用32-33
  • 第五章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机制的保障措施33-35
  • 5.1 确立评估机制保障方式的意义33
  • 5.2 评估机制保障的方式方法33-35
  • 5.2.1 监管机制33
  • 5.2.2 奖惩机制33-34
  • 5.2.3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34
  • 5.2.4 加强宣传教育,更深层次的提升对立法后评估意义的认识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8
  • 作者简介3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龙会;;我国立法后评估对象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2 张秋萍;;日本文部省推进评估政策概要[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3 包国宪;冉敏;;政府绩效评价中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郑宁;;欧盟委员会影响评估机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顾海兵,王宝艳;中外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比较与对策研究[J];开放导报;2004年02期

6 沈震红;;《科技进步法》法律责任初探[J];科技与法律;2008年02期

7 张建华;;按照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 完善科技进步的法律制度——科技进步法修订的科学性解读[J];科技与法律;2008年03期

8 陈桂中;;地方科技立法的理念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12期

9 周实;;日本地方政府行政评价制度的特征及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明;;论法律实效评判的方法和标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龙会;我国立法后评估的对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立法后评估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3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