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当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9:02

  本文关键词:当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肇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独立探索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的道路,拉开了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突破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这一总体发展思路为当前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指明了方向。以青岛市城阳区的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予以剖析,以期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做些有意义的借鉴。身为青岛的“北大门”城镇,2013年城阳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76.6%,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100%,154个社区计划实施集聚改造,已完成62个社区改造,正在实施8个集聚型社区改造,全区农村社区可支配财力全部达到60万元以上,不少社区独具发展特色。(见孙立杰《青岛城阳区新型工业化之探索》)。本文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对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农村现代化理论及伟大意义为切入点。主要概述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理论;农村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的关系。其次,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举措。纵向上,从改革开放最初阶段(1978-1984)改革开放探索阶段(1985-1992)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93-2002)以及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阶段(2003至今)四个时间段,梳理党的各项重大战略举措;横向上,从建立健全农村经济体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总结归纳党关于农村问题的重大措施。第三,当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数据,分析城阳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前后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具体来讲,农民问题,农民权益缺失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问题,失地和无地农民的地权和就业问题等;农民生产经营收益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以及农民组织化和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保障问题等;农业问题,主要包括像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经营方式选择问题;农村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问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农村品市场体系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等;农村问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政治结构、乡村自治模式选择问题;农村社会卫生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乡村治理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等。最后,对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主要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方面来分析解决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与第三部分相照应,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农村政治现代化方面,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农村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防范农村干部腐败,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等;农村经济现代化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现代化方面,加强对农民以及留守人员的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村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农村社会现代化方面,完善农村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农村生态现代化建设方面,注重充分利用农村有限的空间格局,合理布置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旅游用地等的发展格局,节约农村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 城阳区 一村一策 生态间隔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22.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导言11-18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3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13-16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16-18
  • 一、 农村现代化理论及意义18-25
  • (一) 现代化理论及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道路18-20
  • (二) 农村现代化的意义20-25
  • 1. 农村现代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1
  • 2. 农村现代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发展的科学选择21-22
  • 3. 农村现代化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22-23
  • 4. 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23-25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25-37
  • (一) 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28-30
  • (二)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30
  • (三)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30-31
  • (四)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1-33
  • (五) 保护乡村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33-34
  • (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阳推进农村现代化取得的成果和经验34-37
  • 三、 当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为例37-42
  • (一)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37-38
  • (二)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38-39
  • (三)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村发展问题39-42
  • 四、 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为例42-54
  • (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现代化建设43-44
  • (二) “全域统筹一村一策”促进地区共同均衡发展44-47
  • (三)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夯实农村健康发展之基47-48
  • (四) 健全农村社区文化载体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48-50
  • (五) 以“人”为核心创造公共服务配套标准50-52
  • (六) 强化“生态间隔”理念打造宜居幸福新城52-54
  • 五、 小结54-56
  • 主要参考文献56-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景春;毛泽东对“三农”问题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和现实意义[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2 白雪秋;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启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3 许毅;新世纪农村发展道路的探索——兼论农业规代化和农村城镇化[J];财政研究;2000年06期

4 吴敏先,张永新;建国后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4期

5 苏文;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中国与苏俄之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02期

6 许世卫;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建设[J];调研世界;1999年11期

7 姚鸿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现代化研究综述[J];福建党史月刊;2006年08期

8 方舟;福建的现代化:前世、今生与未来[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8期

9 宋丽萍;;从人口规模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06年01期

10 方时姣;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J];河北学刊;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武林;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4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